- 注册时间
- 2013-10-9
- 阅读权限
- 31
- 积分
- 5481
- 精华
- 1
      
- 宝宝生日
- 2012-06-25
|
你说昨天又不过节不过周末的,鹤顶山杜鹃花节竟然发生了踩踏事件,造成两人死亡,看照片,一男一女,还都是成年人。4月14日起,苍南县举办森林旅游节,其中杜鹃花文化旅游节是分项目之一。当天(4.14)上午,相关组委会在矾山镇鹤顶山旅游景区的天湖户外拓展基地举办民间传统的“翻九台”表演。由于人数过多、集中一侧受力不均,支撑网架的钢架顿然折断倒塌,导致现场1人死亡、1人抢救无效死亡,受伤人数目前已达48人。
-
-
-
-
看照片里那密密麻麻的人,还有那个攀爬网,爬上去那么多人,不看看人数限制吗?
五一旅游高峰,还敢去人多的地方玩吗?
小编语:从上海外滩踩踏事故至浙江苍南景区踩踏事故,时隔1年,悲剧再发生!更人惋惜痛心,踩踏事故悲剧的发生,有复杂的管理因素和心理因素,也与我们的安全教育、安全意识、自救措施和急救能力密切相关,孩子是弱势群体,更容易在类似事故中发生危险,小编希望以下图片有助于孩子们掌握避免踩踏事故的要领,更愿这些技能永远不要用上。
不慎倒地时的救命姿势 首先发一张不慎倒地时的救命姿势图:

1.两手十指交叉相扣,护住后脑和颈部;两肘向前,护住头部。
2.不慎倒地时,双膝尽量前屈,护住胸腔和腹腔重要脏器,侧躺在地。
3.在拥挤人群中,左手握拳,右手握住左手手腕,双肘撑开平放胸前,形成一定空间保证呼吸。
易发生踩踏事故的情形
-
1.人多是发生踩踏事故的基本原因,故事常发生于学校、车站、机场、广场、球场等人员**地方;发生的时间常见于节日、大型活动、聚会等等。
2.当人群较为集中时,前面有人摔倒(或只是蹲下来系鞋带),后面人群未留意,没有止步,发生踩踏。
3.人群受到惊吓,产生恐慌,如听到爆炸声、**声,出现惊慌失措的失控局面,在无组织无目的的逃生中,相互拥挤踩踏。
4.人群情绪因过于激动(兴奋、愤怒等)而出现骚乱,发生踩踏。
5.因好奇心驱使,专门找人多拥挤处去探索究竟,造成不必要的人员集中而踩踏。
发生踩踏事故的预防和自救方法

1.不在楼梯或狭窄通道嬉戏打闹;人多的时候不拥挤、不起哄、不制造紧张或恐慌气氛。
2.尽量避免到拥挤的人群中,不得已时,尽量走在人流的边缘。
3.发觉拥挤的人群向自己的方向走来时,应立即避到一旁,不要慌乱,不要奔跑,避免摔倒。
4.顺着人流走,切不可逆着人流前进;否则,很容易被人流推倒。
5.假如陷入拥挤的人流,一定要先站稳,身体不要倾斜失去重心,即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弯腰捡鞋子或系鞋带。尽快抓住坚固可靠的东西慢慢走动或停住,待人群过去后再迅速离开现场。
6.若不幸被人群挤倒后,要设法靠近墙角,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如图一)。
7.在人群中走动,遇到台阶或楼梯时,尽量抓住扶手,防止摔倒。
8.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9.在人群骚动时,注意脚下,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10.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要马上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及时分流拥挤人流,组织有序疏散。
关于儿童安全教育的建议
-
1.安全教育永不停止,要结合时事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比如本次上海外滩事故后,及时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
2. 用讲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跟孩子讲解踩踏事件可能发生的因素,让孩子从小形成危险意识,自觉远离人多拥挤的地方,减少踩踏发生的几率。
3. 教育孩子要熟悉所赴区域内所有的安全出口。
4.发生踩踏事故后,孩子大多会产生恐惧,没有安全感;少部分会产生自责和内疚。这时候,父母一定要在孩子身边,尽可能地多陪伴孩子。
5.倾听及理解孩子的感受,包括意识形态、情绪和行为等;让孩子确认自己目前安全,增加安全感。
6.教孩子勇敢面对,告诉孩子人生有很多事不可知,更不可控;鼓励孩子释放自己的不良情绪,可以用孩子最喜欢的玩具或宠物陪伴。
7.避免对孩子过多的**,包括采访探视等。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心理专家的参与下,对孩子进行心理干预。
8.但不要百依百顺,以免产生继发性获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