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看完之后我热泪盈眶,感谢伟大的母爱给了这个小宝宝又一次生命。我虽然不知道能做些什么,但是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珍惜生命!衷心的祝福这对母子能平安健康幸福。
来源: 大洋网-广州日报 孩子爸爸奶奶欲放弃先天性心脏病儿,产后仅一个星期的她,独自一人出院,独自一人抱着孩子从连州来到广州,独自一人在医院为孩子挂号,独自一人在孩子的手术同意书上签字,又独自一人在手术室外焦急地等待孩子的消息。直到孩子手术成功,她才迈着艰难的步伐,找医生为自己的伤口拆线。

3 j& r f% P2 y母亲产后一星期孤身抱儿求医 ●孩子爸爸奶奶欲放弃先天性心脏病儿
●产后第7天坐四小时车来穗冒雨求医
●含泪签字孩子手术成功欠数万手术费
独自守护
35岁的吴毅峰是广东连州的一个农民。产后仅一个星期的她,独自一人出院,独自一人抱着孩子从连州来到广州,独自一人在医院为孩子挂号,独自一人在孩子的手术同意书上签字,又独自一人在手术室外焦急地等待孩子的消息。直到孩子手术成功,她才迈着艰难的步伐,找医生为自己的伤口拆线。
产后第二天:
儿子被发现患先心病
“他怎么说也是一条生命,我带他看了病,如果还是治不好,有一天他真的没了,我也认了。”昨日上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病房里,生完孩子不到两个星期的吴毅峰躺在病床上,眼眶里满是泪水。
35岁的吴毅峰是广东连州的一个农民。今年7月12日,怀孕36周的她在连州一家小医院剖宫产下一个2.6公斤的儿子。因产后虚弱还没来得及看孩子一眼的吴毅峰,却在第二天被医生告知孩子患有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医生告诉我,孩子一哭就浑身发紫,让我们赶快把孩子送到大医院去。”
在连州市人民医院,孩子很快被确诊为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这是一种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连州的医院无法为孩子进行手术。不过,孩子仍有生存的希望,因为吴毅峰托人打听到,广州有医院可以做这种手术。
产后第七天:
借2万元抱儿来穗求医
让吴毅峰没有想到的是,孩子的父亲和奶奶却不愿让孩子接受治疗。“不光是他们,其实大部分亲戚都劝我放弃,他们都说,就算花了很多钱做手术,但这样的孩子不容易养活,过几年还是会死掉的。”说到这里,吴毅峰的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
“可是,他怎么说也是一条生命,我带他看了病,如果还是治不好,有一天他真的没了,我也认了。”生完孩子不到一个星期的吴毅峰决定,自己把孩子带到广州做手术。7月18日,伤口还没有拆线的她出了院,自己来到连州市人民医院把孩子抱回家,然后东拼西凑地找朋友借了2万元钱。第二天清晨5时她便起床,独自一人抱着孩子坐上了开往广州的大巴。
医生回忆:
孩子浑身发紫
产妇全身湿透
“孩子从我接回家到来到广州,一直都不哭不闹,也不怎么喝奶,有时他实在太难受,就自己皱一下眉头。”7月19日中午,坐了四个多小时大巴的吴毅峰终于将孩子送到了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的心脏中心。
“这个妈妈来的时候下大雨,她抱着孩子,浑身汗水夹杂着雨水,都湿透了,而她还是一个在月子里的产妇,甚至连伤口都还没有拆线。”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心脏中心医生刘辉回忆说,“当时我们看了孩子,已经浑身紫得发黑了,差一点就不行了。”
第一次遇到妈妈为新生儿手术签字
“手术那天是妈妈一个人签的字,当时她的眼泪一直在眼眶里打转。”刘辉说,他做了不少新生儿的心脏手术,还是第一次遇到妈妈签字的情况,“孩子满月前,妈妈们通常都是在家坐月子的。”
“正常人的主动脉应该从左心室出来,肺动脉则从右心室出来,但这个孩子的两根动脉恰好长反了。”刘辉表示,这种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宝宝最佳手术时间是在出生两个星期以内,拖的时间久了很多孩子都挺不过去。由于妈妈送治及时,孩子在7月20日顺利接受了3个半小时的手术。“这种孩子手术成功后,其实完全能像正常孩子一样生活。”
得知孩子成功手术的消息,一直在儿科病房焦急等待的吴毅峰终于在产后第12天请医生为自己的伤口拆线。
夫:你和孩子都不要再回来了
她:什么都能干多少能赚点钱
“我带孩子出门的时候,老公对我说,你和孩子以后都不要再回来了。”吴毅峰说,来广州近一个星期,丈夫始终没有和她联系,她只偶尔发手机短信和13岁的女儿(她与前夫所生)简单说一些情况。
“现在还欠医院几万块手术费,只能回去一点点挣着还了。”躺在病床上的她擦干眼泪,说自己什么活都能干,“去饭店洗碗、去厂里打工,多少总能挣些钱。”
剖宫产伤口还没拆线,母亲便独自一人怀抱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宝宝。
“孩子,妈妈来看你了!”昨日下午,在记者和医护人员的陪同下,35岁的妈妈吴毅峰穿上防护服、戴上口罩,紧张地走进了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心脏中心的儿科重症监护室。见到自己的孩子,她用颤抖的声音小心翼翼地问身旁的护士:“我可以摸摸他吗?”护士用消毒液为她消毒后,吴毅峰伸出颤抖的右手,轻轻地爱抚着孩子的小手。
“我觉得他好像变瘦了。”“我觉得他好辛苦。”吴毅峰用充满爱意的眼光凝视着孩子,短短几分钟已是泪流满面。刚做完封闭胸腔手术不久的宝宝吴迪始终紧闭着双眼,嘴里插着呼吸机的他小胸脯一起一落地用力呼吸着,似乎在告诉妈妈自己正在努力活下来。
女士捐2万元不愿留名
“这个妈妈真不容易,我好想去看看她!”“希望孩子能挺过来,祝福这个宝宝!”昨日一早,本报报料热线便响个不停,希望帮助吴毅峰的读者一个接一个打进电话。这些热心读者中既有刚生完孩子的妈妈,也有已当上外婆的阿婆,还有律师、公司职员及企业老板,希望捐助的数额从数百元到上万元不等。一些热心人更是直接拿着《广州日报》前往医院看望吴毅峰。
“今天一大早第一个来看我的是省妇幼其他科室的一位女医生,她也是看了报纸知道我的事的。”吴毅峰告诉记者,这位女医生捐助了1000元后,陆续又有多名热心读者赶到医院看望她。其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女士,更是当场捐了2万元到医院账户,作为吴毅峰孩子的治疗费。
妈妈望拿多余善款救别人
就在热心读者纷纷打电话或直接前往医院看望吴毅峰时,她却作出了一个让几乎所有人出乎意料的决定:她主动找到医生,表明今后捐给自己孩子的善款中若有超出治疗费用的部分,自己一分钱也不要,而是希望医院能留给无钱接受心脏手术的宝宝。
“只要孩子有命在,我就什么都不怕!”吴毅峰说,自己来自农村,知道很多农村人遇到这种情况时根本不知该找谁求助,“农村人凑不到多少钱,又不知道这样的病到底能不能治好。”至于自己今后如何养活孩子,她显得很乐观:“我可以去做手工,帮人绣东西,一个月也能挣几百块。”
她告诉记者,当初自己东拼西凑到2万元后第一次给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心脏中心的孙善权主任打电话,第一句话就是问手术要多少钱。“当我知道手术要六七万左右时,我本来都已经放弃了,因为我真的凑不到更多钱了。要不是孙主任劝我先把孩子送来,救命要紧,孩子说不定就没了。”
先心病患儿
早救存活希望大
父母别轻易放弃
“先心病患儿如果能及时进行手术,成功率其实非常高,但很多患儿却因为家长没钱医治放弃治疗最终死亡。”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心脏中心主任孙善权表示,最新调查显示,广东每年新增的先心病患儿有1.2万名左右,在这些患儿中有三四千人属于危重先心病,此类患儿不接受手术很难存活,但每年有机会接受手术的此类患儿却只有几百例。
“像吴迪这样的完全大动脉转位患儿,长大后完全能和正常人一样生活,甚至只要等呼吸机一撤掉,他很快就能长大。”孙善权呼吁父母们别轻易放弃孩子的生命,“孩子出生后7至15天是完全大动脉转位等先心病的最佳手术时间,超过21天就很容易失去手术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