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1-3-21
- 阅读权限
- 31
- 积分
- 622
- 精华
- 0
        
- 宝宝生日
-
|
回复 qiannvyouhun 的帖子
在怀孕的时候,弛缓素和黄体素这两种激素可以帮助韧带松弛,使得骨盆的伸缩性变大,以给予胎儿更多的成长空间,并有利于分娩之进行,因此耻骨联合分离几乎会发生在所有妊娠的女性身上。
但在有些孕妇,可能由于对上述激素的敏感度太高,使得耻骨联合区域非常松弛;或因骨盆的排列有问题,让这个关节处承受了较多的压力,而导致了耻骨联合过度分离的发生。
根据文献的统计,一位未怀孕的女性,其两片耻骨间的正常距离为4~5毫米,一旦怀孕,在激素的作用下,两者间的距离至少会增加2~3毫米,因此,若耻骨间宽度在9毫米以下,在妊娠的情况下是属于正常的范围,通常没有症状,即便有疼痛也不太明显;一旦两者之间的距离超过5毫米,则属于耻骨联合过度分离,就会引起较严重的疼痛。
13种方法减轻耻骨疼痛
一般而言,耻骨联合分离所造成的骨盆腔不舒服,大部分在几周内就会明显改善。以下有13种方法,可以减轻这种结构变化所带来的不适。
1.睡觉时放置枕头于两腿间。
2.在床上移动脚和臀部时,尽量平行、缓慢地行动。
3.游泳有助于减轻关节的压力。
4. 站立时两腿要对称性地站着。
5.避免跨坐。
6.尽量坐着穿衣。
7.放置冰袋于耻骨区。
8.使用骨盆腹带。
9.坐着时背后放置腰枕。
10. 接受下背按摩。
11.避免提重物
人体的骨盆是由骶骨、尾骨和左右两块髋骨(包括髂骨、耻骨和坐骨)构成的。在骨盆的后面,两侧髋骨有耳状关节面与骶骨的两侧关节面相连结,构成了骶髂关节。在前方,由左右两块耻骨合抱,构成骨盆的前半部分。两耻骨间借助纤维软骨板相连,构成耻骨联合,四周还有坚韧的韧带保护,使两块耻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腔隙很小,不易移动。据测算,通常即使承受328公斤的牵引力,耻骨联合也不易发生分离错位。
然而女性怀孕的时候,情况就发生变化了。当妊娠7——10周时,孕妇的卵巢即分泌一种叫“松弛素”的物质,这种物质随着孕期的增加而逐步增多。松弛素能使骶髂关节和耻骨联合的纤维软骨及韧带变得松弛,耻骨间隙增宽,以适应宫中日益增大的胎儿。到了妊娠晚期,耻骨联合中间的缝隙甚至可增宽至0.3——0.4厘米,以便为分娩时胎头顺利娩出做好准备
耻骨联合的上述变化,大多数孕妇都会安然无恙,仅少数会出现局部的疼痛,一般不影响正常的工作与生活,只要注意避免重体力劳动和长时间行走,无需治疗。只有当耻骨分离过大时,才会出现牵拉痛,尤其在行走、举步上楼时,由于身体重心偏向一侧,造成耻骨错缝,牵拉耻骨间的纤维软骨及韧带,故而更易引起疼痛。症状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韧带撕裂、水肿而不能行动。
孕妇耻骨分离症的关键在于预防,应做到:平时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肌肉韧带张力;孕妇在妊娠期间不要绝对静止不动,可适当做些屈伸大腿的练习,但要避免做腰、臀部大幅度的运动和其他剧烈运动;若骨盆某关节患有结核、风湿或软化症时,应在治愈后再妊娠;孕期营养要适中,防止胎儿尤其胎头过大而在分娩时加重耻骨分离,同时避免慢性咳嗽、便秘等情况,以免进一步增加腹压;妊娠中晚期应避免重体力劳动,特别是负重行走;胎头大多在预产期前2周入盆,入盆后有可能使耻骨进一步分离,故有条件的孕妇可在产前两周在家休假。
孕妇一旦出现耻骨分离症,轻者可不作处理。疼痛明显时,应卧床休息,以左侧卧位为好。少数疼痛剧烈者,除休息外,还需用布制作骨盆兜带将骨盆扎紧,以减轻疼痛。如果胎儿不过大,症状较轻者,孕妇能顺利分娩,影响不大;若胎儿过大,症状较重者,为确保母婴安全,应以剖腹产为宜。胎儿娩出之后,随着松弛素水平的下降,耻骨联合处即合拢恢复原状,疼痛自然会随之消失。
还有极少数的孕产妇,受分娩时产程过长、胎儿过大、用力不当或姿势不正,以及腰骶部受寒等因素的影响,可造成产时或产后骨盆收缩力平衡失调,使骶髂关节软骨面发生错位,耻骨联合面不能恢复到正常位置,形成产后耻骨分离症。 此时可到医院检查诊治,通过手法整复,纠正错位的骶髂关节后,耻骨分离可随之康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