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数: 4 | 浏览数: 1644 |倒序浏览

Rank: 10

宝宝生日
0000-00-00 
1#
发表于 2008-11-19 19:39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近年来,无论是坐在办公桌前常用电脑的上班族,还是缺乏身体锻炼的老年人,都成了颈椎病侵袭的对象。而且一旦患上颈椎病,往往缠绵难愈。

  据统计,我国约有1亿人患颈椎病,不但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质量,还会给整个家庭、乃至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更难缠的是,颈椎病的临床表现纷杂各异,头痛、眩晕、颈肩僵硬疼痛、肢体肿胀麻木,都可能是颈椎病惹得祸;它还会带来类似于“冠心病”、“胃肠功能紊乱”的症状,使人难以分辨。

  从临床来看,到目前为止,颈椎病还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因此早期预防和患者的自我保健显得非常重要。下面就向大家介绍几种颈椎病的自我保健方法,经常照着做,病情就会相应缓解。

  1.“龟息”养生法

  这是模仿长寿的乌龟创造出的一种养生方法。

  具体做法:端坐在凳子上,两腿分开与肩同宽,眼睛微闭,凝神静息,全身放松;上身向前移,臀部微翘,尽量减少与凳面的接触面积,两手重叠按于小腹。边呼气边将上身前俯,直至头部低于两膝,将肺部余气吐尽(动作一);继而头颈前伸,缓缓吸气,同时上身挺向前上方(动作二)。

  上述动作反复10次为一组,起身放松片刻再进行,可重复5—10组。

  这种方法可使经常处于压缩状态的脊柱伸长,可防治包括颈椎在内的一些脊柱病。

  2.用头写“米”字

  每天坐着工作,脖子肩膀都好累!很多人一旦感觉到脖子肩膀不舒服,就喜欢像转“拨浪鼓”一样摇头,以为这样可以缓解不适。殊不知,经常这样剧烈、大幅度转脖子,反而会加速颈椎退化,加重病情。此时,大家不妨慢慢试着用头写“米”字,能一定程度上缓解颈部不适,预防颈椎病的发生。

  具体做法:站立或者端坐,上身固定,活动颈部。先做“十字形”弯曲,即头部依次向前屈——复位——向左屈——复位——向后屈——复位——向右屈——复位;然后依次做“左前屈——复位——左后屈——复位——右后屈——复位——右前屈——复位”。一般以10次为一组,可重复5—10组。

  需要提醒的是,做这个动作时,颈部活动的幅度宜缓而舒展,切忌用力过猛和频率太快。

  此外,每天做50次“小燕飞”,即趴在床上,头和脚使劲往上抬,绷住劲儿3—5秒,放松后再重复同样动作,也可达到预防颈椎病的目的。在坚持正确的自我保健的同时,颈部保暖也非常重要。中医认为感受风寒湿邪是患颈椎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应该注意颈肩部的保暖,尤其在冬天,要戴上围巾或穿领子较高的上衣,以抵御风寒。
     今天教的这几招,妈妈们记牢哦!  为了健康啊!
转播到腾讯微博 收藏0

Rank: 10

宝宝生日
0000-00-00 
呵呵,试试了,咱也来练习了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0000-00-00 
是啊,天天感觉脖子都是 硬的啦,

Rank: 10

宝宝生日
0000-00-00 
有时候还感觉背都是疼的呢
果儿

大 本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宝宝生日
2005-07-28 
哎呀,太好,这两天脖子正不舒服呢,赶紧练习下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天天上班,脖子累的慌,教你几招对抗一下!
快速回复

每日推荐 关闭


郑州妈妈网官方微信号开通,快来扫一扫加关注啦!抛截图还有妈豆奖励哦! ...

郑州妈妈网官方微信号正式开通,现已加入微信公众平台,美妈们快来扫一扫添加关注啦,小编每天精心选择4条热点事件或妈网热门活动进行推送哦! 美妈们可直接通过微信扫描下面的二维码,进行添加;或点添加好友,输入“zzmamanet”查找添加。 添加关注后,别忘了截图并在本帖回复中抛出,可以获得100妈豆的奖励呢!


查看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7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8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