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0-2-2
- 阅读权限
- 31
- 积分
- 4532
- 精华
- 2
     
- 宝宝生日
- 2008-12-05
|
以前育儿书中看到过挫折教育的概念,我想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每个人在面对竞争的时候都想赢的,但大人和孩子面对输的时候,情绪控制的能力不一样。倒不是说孩子的这种想赢是被家长宠出来的,而是家长面对输,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可以自行消化这种挫败感,而对于孩子来讲,这些还太难。家长的榜样作用就很重要,孩子是有样学样的。就在昨晚小程宝偶遇了第一次的挫折教育。
话说昨晚,和小程宝玩起了抢椅子游戏。我和他围着一张椅子转,边转边唱歌,唱歌结束就开始抢。很明显,大人的身手比小孩敏捷,我很容易抢到了椅子,嘴里喊着:“我赢了,我赢了。”这时小程宝就不乐意了,发脾气了,只嚷着“椅子是我的,我要赢,我要赢。”我知道,这大概就是书中提到的状况了。
我告诉他,玩游戏就是有赢有输,如果只让你一个人赢,小朋友就不会和你玩了。可是很明显这个时候的道理是讲不通的,我邀请他再来玩一次,心里想着让他一次,还是被他拒绝了不肯玩,继续发脾气。我本想着转移注意力,和他说,我们叫外婆一起来玩吧!他只是不甘愿的跟着我把外婆从房间拉出来继续玩。我们三个一起绕着椅子,一起唱歌,唱完之后,外婆用很夸张很灵巧的动作抢到了椅子。这个时候,小程宝没有哭闹,大笑,被外婆给逗笑了。我连喊着,哎呀,外婆这次赢了,妈妈也输了,宝宝也输了。于是我们三个人大笑。等到第二次的时候,还是我抢到了椅子,小程宝又被逗笑了。明显,这次输了,他并不介意。对于输,小程宝很自然的接受了。第三次,我和外婆都有意让他,也让他抢到了位置,他高兴的喊:“宝宝赢了宝宝赢了。”我们又大笑起来……
我想对待这个问题,昨晚误打误撞找到这个妙招,好好总结一下,有几点可以探讨一下:
1.孩子和一个家长玩,特别是自己亲密的父母,很明显就觉得大人要让着自己,让自己赢。
2.如果有第三个人参加,孩子和其中一个人输了,不会那么挫败,因为至少还有一个伴都是失败者。如果这个同伴表现出来对输的态度是积极的,对孩子是很有帮助的。
大家觉得呢?觉得有用的话, 可以试试看哦……
|
-
总评分: 妈豆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