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数: 2 | 浏览数: 1275 |倒序浏览
小宝笑笑妈

幼大班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宝宝生日
2014-07-12 
1#
发表于 2015-11-27 13:42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入冬后天气越来越冷,又到了出门牙齿打架,张嘴吐仙气的时候了,看一眼本周天气预报,吧主瞬间觉得冷翻了!!!

看到这,肯定有好多妈妈要说幸好家中开了暖气(中央空调),但是吧主有。话。说。“暖气虽好,请勿贪恋!”孩子抵抗力普遍较弱,爸爸妈妈们更要注意预防“暖气病”哦!
城里的人真会玩?啥是“暖气病”?
有粉丝表示供暖后,就容易感冒、喉咙痛,有时还胸闷头晕,皮肤也是干干的。吧主要提醒各位小主,这些症状就称为“暖气病”呀!它对我们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有一定的危害。
那么,问题来了,“暖气病”该如何预防呢?不要着(zhuó)急,哈哈~~吧主有妙招,各位小主“接招”吧↓↓↓↓
妙招一
“暖气虽好,不要贪暖不开窗”!每日开窗,勤通风成为预防"暖气病"的必修课。
家里一暖和,很多人就不喜欢开窗了,尤其是刚刚开始供暖的时候,室内的温度骤然增高,房内空气也会变得很干燥,给”病毒君“提供了入侵机会。
【建议】每天通风2-3次,开窗时间不少于30分钟。
妙招二
控制室内温度,冬天室温稍微低点对健康更有利。
室内温度尽量保持在18到22度之间,在室内不要给孩子穿过多的衣服,避免外出温差大导致感冒。
妙招三
室内注意加湿。
在暖气片、空调上放置湿毛巾,或者使用加湿器都可以调节室内湿度(保持在50%左右)增强人体的舒适度,避免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或减轻其症状。
【吧主推荐】生活小妙招——自制小小加湿器
用小可乐瓶子倒过来剪开,把盖拧死,反着塞在暖气中间,可以多放几个,每天加一点水,也可起到加湿作用哦!
妙招四
适度加强运动。
供暖以后比较暖和,一定要适当的锻炼身体,这比供暖重要。要以动治“冻”,拒绝“猫冬”,这样才能保持身体免疫功能的正常。
妙招五
多食有水分的蔬菜水果。
要想预防"暖气病",首先就是要多喝水(2000ml最佳),尤其冬天比较干燥,温度的升高会导致身体水分流失。多吃水分多的水果蔬菜如:苹果、梨、香蕉、柚子、萝卜、白菜等,这些都可以快速给我们的身体补充水分,避免泌尿系统的感染。
妙招六         
室内可养绿植。
在房间里养一些盆栽的花草(根直接泡在水里的),如:绿萝、富贵竹、胡萝卜根等都是可以的,还有一些大叶类的绿色植物。这些绿植可以在叶子中蒸发出水分,可以用来增加室内空气湿度。(绿植也不需要太多,一个房间1-2盆就可以啦)
妙招七
保持室内干净。
勤打扫室内死角卫生,减少细菌感染,尤其是暖气片周围,另外拖地也可增加室内空气湿度哦。每周进行一次消毒,把醋加热喷洒在空气中,既消毒又加湿。
吧主有。话。讲。
以上可都是吧主的秘密绝招哦,希望能帮到一直支持吧主的粉丝朋友们,哎呀,忘记给大家温馨提示啦,接着看吧……
1.冬季室内外温差大,注意及时增减衣物。
2.使用加湿器,请注意水量,一周清洗一次。




转播到腾讯微博 收藏0
小宝笑笑妈

幼大班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宝宝生日
2014-07-12 
顶~~~~~~~
小宝笑笑妈

幼大班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宝宝生日
2014-07-12 
大家看完欢迎抢楼哦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震惊】开了暖气,全家得了这种病?
快速回复

每日推荐 关闭


郑州妈妈网官方微信号开通,快来扫一扫加关注啦!抛截图还有妈豆奖励哦! ...

郑州妈妈网官方微信号正式开通,现已加入微信公众平台,美妈们快来扫一扫添加关注啦,小编每天精心选择4条热点事件或妈网热门活动进行推送哦! 美妈们可直接通过微信扫描下面的二维码,进行添加;或点添加好友,输入“zzmamanet”查找添加。 添加关注后,别忘了截图并在本帖回复中抛出,可以获得100妈豆的奖励呢!


查看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7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8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