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数: 5 | 浏览数: 1413 |倒序浏览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2010-12-12 
1#
发表于 2016-5-20 16:20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最近身边很多朋友在为孩子幼升小备战,个别公立小学和一些私立小学已经开始招生,省内某有名的私立小学对来校进行考核的孩子进行了各项评估,发现了当下孩子存在的四大共性问题。

2.jpg




  据该校负责人介绍,目前来应试的孩子都多多少少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被老人带大的孩子。在一群孩子当中,很明显的你会发现,不是父母亲自带的孩子,在生活自理、动手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来讲相对来说比较差一些。而被父母带大的孩子,也不是没有问题,总结来说有以下四个问题,父母们需要注意了。

孩子存在的共性问题

1. 听指令专注力太弱
  有没有发现,在生活中,妈妈交待一些事情,如果连续使用多个指令,孩子就只记着前面的一件事,后面的就全忘了。比如:妈妈说,去把书包放好,换好拖鞋,再去洗个手,然后到厨房倒杯水喝,喝完水妈妈给你拿点饼干吃。好,孩子左晃右晃的听完交待的事情后,进屋放了书包,再也没出来,妈妈进屋一看孩子不知道在摸索什么,问他妈妈交待你做的事情你怎么不做?孩子一脸迷茫的问,什么事?

  解决办法:当交待孩子事情的时候,请妈妈蹲下来,让孩子看着自己眼睛,然后语速减慢,把事情一件一件慢慢交待清楚,确保孩子己经听进去了才行。千万不要隔空对话,喊着说。

2. 手、眼、脑协调能力不佳
  在一个大操场内,小朋友们满场飞,一只球不偏不倚的砸在一位正在排队的小朋友身上,大家都闪过了这只球,为什么这个小朋友没有呢,她眼睁睁的看着球过来,而不知所措。这就是眼睛没有接受到这只球飞过来的信息,所以大脑没有得到闪躲的指令,手当然不会去挡掉这只球,而被砸中。

  解决办法:陪孩子一起抓抓**,摸摸小鱼,投投球,多做一些运动方面的游戏,可促进孩子的手、眼、脑的配合。

3. 小肌肉发展须加强
  在手工制作时会发现,小朋友的动手能力较弱,灵活度缺乏,还不够有力气。小肌肉是手指末梢神经部分,善于运用指尖的力量,需要通过精细动作的练习,不仅锻炼小肌肉,也可以提高宝宝的注意力。

  解决办法:翻花绳是促进小肌肉发展的重要活动,在指导孩子翻花绳时首先激起幼儿翻花绳的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然后教给他们玩翻花绳的方法。玩翻花绳的方法很多,有单人玩的也有双人玩的,小朋友也可以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玩出与众不同的花样。不仅促进了幼儿小肌肉发展的还**了智力,幼儿的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4. 上、下肢协调性及平衡力不足
  我们看自家孩子从台阶上往下跳时,是双脚同时落地,还是左右脚先后落地呢?如果是先后落地的话,那就是协调性不够好,平衡力欠缺,重心不稳定。
  解决方法:锻炼身体的协调性的方法很多如:踢毽、跳绳、做广播操、蹦楼梯等都有利于身体的协调发展,不妨选一样练一练。训练强度以每星期三次如下: 1. 纵跳;2. 前后跳;3. 侧跳。

3.jpeg



父母存在的问题

~父母缺乏有效的陪伴
  我们都知道,想要孩子上个好学校,给孩子最好的教育环境,父母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众所周知,爸爸的教育是相当的重要,但往往爸爸在教育的角色中总是缺失的一角,应酬啊、出差啊、开会啊等,好不容易有个空闲的时间,可以在家陪孩子的时候,爸爸往沙发上一坐,打开电视机,玩着手机,对孩子说:好,你自己玩吧,我在这里歇会儿。

  现在很多家长以忙为理由,疏忽对孩子的管理,把孩子丢给爷爷奶奶来教育。由于是隔代抚养,孩子往往只得到了物质满足。如果老人的文化教育程度不高,对新事物和新资讯不了解,那么就难以解决孩子的困惑和需求。父母一旦错过了孩子成长时期的陪伴,就错过了最佳的教育时机。

  家长把养育和陪伴孩子的责任推出去,这种后果也许短期内无法显现,但是长期而言,由此带来的后 果往往会让很多的家长追悔莫及。所以父母多陪陪孩子不仅能让自己更了解孩子的近况,更重要的是对孩子的心理上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请与孩子多交流,做游戏,不要生**地甩手离去,或者在宝宝玩的高兴、入神的时候悄悄离去。

~父母的言行影响着孩子
  喝水时间到了!孩子们,拿着杯子,高高举起“来,干杯~”。孩子举杯的动作是那么的自然、随意,你能想象的到孩子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熏陶的吗?

  家庭是个环境,孩子就像生长在其间的植物。环境里的土壤营养是否充足,水分和阳光是否适当,都会影响到孩子这株“植物”的“精神生命和物质生命”。给“外行”的父母当孩子,就像是植物生长在土壤或者光照有问题的环境里,肯定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发育不良。

~无底线的父母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的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是由规则构成的。一个有规则意识的孩子才能融入社会、适应社会,为这个社会所接纳,才有施展抱负的空间,才有成功的可能。在孩子规则意识、规则行为形成的过程中,父亲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父亲往往被看作孩子的规则来源。著名心理学家弗罗姆也认为父亲的世界是“法律和秩序的世界、纪律的世界”。在生活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母亲会表现出更多的包容,父亲更喜欢给孩子立规矩。让孩子认识规则、了解规则并按规则行事,有时候看起来像是一种限制,但实际上这是一种重要的保护。

  无论你现在是为了生活还在外奔波还是在归乡的路途中,我们的孩子都在等着你的归来。其实丰富的物质不是最爱孩子的体现,因为再好的物质,都比不过父母对孩子的陪伴。

转播到腾讯微博 收藏0

Rank: 1

宝宝生日
 
学习了
来自[妈妈网Android版]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宝宝生日
null 

文昌星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上小学前一定要让孩子懂得遵守规矩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2013-01-22 
转眼我们也快上的大班了,也快面临幼升小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备战幼升小,学龄前孩子的四大共性问题,父母必看 ...
快速回复

每日推荐 关闭


郑州妈妈网官方微信号开通,快来扫一扫加关注啦!抛截图还有妈豆奖励哦! ...

郑州妈妈网官方微信号正式开通,现已加入微信公众平台,美妈们快来扫一扫添加关注啦,小编每天精心选择4条热点事件或妈网热门活动进行推送哦! 美妈们可直接通过微信扫描下面的二维码,进行添加;或点添加好友,输入“zzmamanet”查找添加。 添加关注后,别忘了截图并在本帖回复中抛出,可以获得100妈豆的奖励呢!


查看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7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8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