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数: 0 | 浏览数: 821 |倒序浏览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宝宝生日
2006-08-25 
1#
发表于 2013-4-1 16:54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材料:
主料:草鱼一条,大约1.5公斤
配料:黄豆芽适量,水煮细笋适量

1、如何做到低油:家常做水煮鱼,不必完全用清水煮,用鱼骨煮白汤,就着汤中煮鱼片,鱼骨、鱼汤、鱼片统统装盘,麻辣油只在表面浇上薄薄一层,看上去仍然油汪汪的,吃起来每一片鱼也都沾些红油,又香又辣,丝毫不影响口感,其实油量已经大减,连油底的鱼汤都是可以喝的。

   
2、如何控制味道和色泽:麻辣味道完全靠自己的体会,辣椒和花椒嘛,特喜欢能承受可以多放,特别是花椒;不能承受、“叶公好龙”者就悠着点儿放。但有一样,想要颜色鲜红诱人,不是单纯靠干炸红辣椒能解决的,别人怎么做我不知道,我通常会用川味的经典调料:辣豆瓣酱。无论是调味还是出色,豆瓣都相当给力。即使这个做法不够正宗,吃起来也毫无问题。

   
3、如何让鱼片更有韧性:顺着鱼肉的纹路下斜刀片鱼,如若逆行,必碎无疑;鱼片厚薄要适度,太厚影响口感,太薄则容易散碎;鱼片腌制时间要够长,让鱼肉吃透盐味,鱼片会更有韧劲,最好能腌制到2小时以上,至少也要1小时;使用红薯淀粉上浆,比用其它淀粉更有筋性;最后,鱼片入锅后不要搅动。

   
4、如何使鱼片更入味:腌制时间长自然更入味。当然主要腌料的配比也很重要,一般盐、糖和鸡精的比例为1:1:1,基本就能咸淡适口,口味重的可以再加少许盐,如果忌讳鸡精可以不放。汤底中加入豆瓣酱也能使鱼片更有味道;

   
5、如何保持鱼片鲜嫩:关键在控制火候,煮老了就不好吃了。鱼片下锅后,按入汤中,只要变色就可起锅,大约也就煮1、2分钟。不要怕不熟,起锅后热汤仍然还在继续加热鱼片,再浇上热油,想不熟都难。


家常水煮鱼

1.jpg



2.jpg



3.jpg



QQ截图20130401165225.jpg




腌料:盐:糖:鸡精=1:1:1,视鱼片的多少而定;
料酒1小勺,白胡椒粉适量,红薯淀粉适量,蛋清1个,色拉油1大勺
调料:花生油2大勺;郫县豆瓣酱2大勺(嗜辣可多放),
     白糖少许,盐少许,开水适量
麻辣油材料:食用油200ml,清水150ml,
          干红朝天椒1小把,花椒3小勺(喜欢麻辣的可以多放,我的用量比较少,我是麻辣的“叶公好龙”者,这些油一次也用不完)
          八角一颗,桂皮一块儿,葱姜蒜适量

做法:
1、草鱼治净,切去鱼头,片下两扇肉片,并去除腹部的大刺;
2、顺着鱼肉的纹路,下斜刀片成双飞大片,即第一刀切到鱼皮别切断,第二刀切断,形成一片中间相连的大鱼片;
(看清楚鱼肉的纹路了吗?很明显的。一般如果右手用刀,从右向左下刀的话,把鱼肉的尾端摆在左边、头端摆在右边(如图)即可).
3、片好的鱼片放进大碗,加入除色拉油以外的所有腌料;
4、下手轻轻用力抓匀上浆;别用筷子,筷子一搅,鱼片也容易碎;
5、最后加入生油,不要搅拌,在表面抹匀,静置2小时;
6、鱼片下锅之前再次抓匀,备用;
7、剩下的鱼头和鱼骨斩成段,加入少许料酒和盐(分量外),搅拌均匀,腌制备用;
8、豆芽洗净,细笋冲水后斜切成段备用。

已有 1 人评分妈豆 收起 理由
清风雅月 + 23 你是大厨,做这个有难度~

总评分: 妈豆 + 23   查看全部评分

转播到腾讯微博 收藏0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家常水煮鱼 端上来 动筷子喽 开吃
快速回复

每日推荐 关闭


郑州妈妈网官方微信号开通,快来扫一扫加关注啦!抛截图还有妈豆奖励哦! ...

郑州妈妈网官方微信号正式开通,现已加入微信公众平台,美妈们快来扫一扫添加关注啦,小编每天精心选择4条热点事件或妈网热门活动进行推送哦! 美妈们可直接通过微信扫描下面的二维码,进行添加;或点添加好友,输入“zzmamanet”查找添加。 添加关注后,别忘了截图并在本帖回复中抛出,可以获得100妈豆的奖励呢!


查看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7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8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