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孩子3个月大时,即使是第一次见到他的人逗他也会笑,而到6个月时,他不但不笑反而害怕了,这是为什么呢?
温馨提示您: 在生命中的第一年,宝宝的笑容不但向你表达快乐的心情,同时也是他成长中的一个个里程碑。想想当你整天忙于宝宝的吃喝琐事,并且还没度过初为父母的忙乱时,有一天,你的宝宝突然看着你的眼睛绽放了一个灿烂的笑容,你是怎样的喜不自禁,所有的辛苦和劳累在这最纯真的笑容面前烟消云散。对宝宝也是一样,一个如此单纯的笑容却是他成长中的重要标志,不仅代表着生理的,而且表示着智力的发育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笑是孩子情绪愉快的表现,孩子的笑是随着其年龄增长和心理发展而不断发展的,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在出生后的第一年里,宝宝的笑脸将会有许多的变化,每一种变化都代表着他的发育又开始了一段新的旅程。 在婴儿早期孩子的笑是不具有社会性的,根据笑发生的原因,这种笑分为自发性的笑和诱发性的笑,自发性的笑主要发生在婴儿睡眠中,当然在困倦时也可能出现,这种微笑是一种生理表现,而不是交往的表情手段,脸部表现只是卷口角,眼周围的肌肉没有活动,这种笑在3 个月后逐渐减少。诱发性的笑也发生在睡眠期间,与自发性的笑不同的是,它是由外界刺激引起的,比如温柔地碰婴儿的脸颊,轻轻触摸婴儿皮肤的敏感区等,一般在出生后的第3 周婴儿清醒的时候出现。到4~5 周时婴儿会在不同的刺激下产生微笑,把婴儿的双手对拍,让他看转动的物体、听熟悉的声音,向其做鬼脸等都会引起婴儿的微笑,特别是母亲的声音最容易引起婴儿笑,婴儿甚至会停止吃奶而笑。这些微笑属于诱发性的,是不分对象的。不论成人是笑还是生气地看着他,他都会报以微笑,所以这种笑不是社会性的笑。从4 个月开始,婴儿开始出现有差别的微笑,他只对亲近的人笑,这是最初的社会性微笑。 陌生人对一个3个月的婴儿笑可以引起孩子的微笑,但对7个月的婴儿笑则可能引起他的恐惧或惊奇。社会性微笑出现后,婴儿的笑已经与他的记忆紧密相连,他已经能够辨认人了,并对不同的人报以不同的情绪反应。两岁左右儿童的笑开始与思维联系起来了,例如看到鼻子很长的人、眼睛长在头后的娃娃等会报之以微笑,即儿童发现了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并产生了相应的情绪表现。甚至孩子会故意惹成人生气,觉得好玩,他会开玩笑了,出现了幽默感的萌芽,所有一切表明孩子的笑已经具有相对高的社会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