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数: 0 | 浏览数: 1192 |倒序浏览

Rank: 3Rank: 3Rank: 3

宝宝生日
0000-00-00 
1#
发表于 2016-2-26 19:35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近期,有两类房地产方面的新闻报道比较热,一是房地产政 策频出,比如首套房贷首付比例降至二成,再如契税与二 手房营业税优惠等。二是少数城市房 价加速上涨,深圳自不必说,上 海、北 京、南京、苏州也无法淡定了。

  比如,有则新闻:上 海虹口区一新盘近日推出的352套总价上千万的新房,一天内就被抢光,销 售额高达36亿 元。而更多的消息来自于上 海二 手房市场,房东跳价、毁约现象层出不穷。如果说一线城市房 价强 势,人们已经见怪不怪,那么作为二线城市的南京、苏州部分板块房 价一年大涨五六成,当地人可就看不懂了。

  在笔者看来,中 国楼 市正在上演罕见天文异象:多地大旱,急需落雨;而少数地区正在遭遇水灾。更奇特的是,政 府在旱区采取了人工降温措施,但雨却落到涝区。

  众所周知,去年11月以来中 央提出要打一场房地

  产去库存的歼灭战,而库存压力较大的地区,也正是天气干燥、土地干裂的地区,最严重的是“三北”:东北、华北和西北;其次是西南和中部。

  而房屋库存压力较小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的长三角、珠三角,这里气候温润,在这两个板块的核心城市,则大雨不止,初现涝灾,以深圳为核心,包括邻近的东莞、珠海、惠州、中山等市的部分地区;以上 海为中心,包括苏州和南京。

  值得关注的是,政 府对此采取了差异化的调控政 策,分类指导,因城施策。从2014年二季度开始,在多数城市取消限购限贷限外的时候,很多政 策文本中,明确不包括一线城市。部分房贷和税收优惠新政,也不包括一线城市。

  但是,持续两年、频频放松政 策之后,“三北”和西南地区、三四线城市的库存压力仍然很大,市场依然供大于求,多数城市房 价仍然阴跌,广大中小房企仍在苦苦挣扎,甚至老板跑路现象仍在持续。真可谓:政 府积极实施人工降雨,但是“干打雷,不下雨”。

  而楼 市土壤肥沃的上述几个东部城市,却大雨瓢泼。统计局70城房 价指数表明:2015年12月同比一年之前,深圳房 事就像用过蒎蜊森的男人那样井喷,大涨近47.5%、上 海上涨18.2%,排名前两位;而包头和银川皆下跌3.7%,排名最后。

  另外,需要提示一点:房 价指数的波幅小于实际市价。从笔者了解的情况来看,相比一年之前,深圳房 价平均上涨八成左右,而且是全市普涨;上 海主城区上涨四成左右,但郊区,尤其是远郊只上涨一成左右。而包头和银川的很多楼 盘仍在继续降价促销,而且成交量并未放大。

  西边打雷东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从楼 市基本面分析,楼 市旱 灾地区,经济不振(尤其是东北和山西),人口流 出,土地不稀缺,住宅库存大,供大于求,房 价连续几年不涨。楼 市涝灾地区,则正相反,经济稳健、人口流入,土地稀缺,库存较小,供不应求,房 价上涨明显。

  虽然涝区的利好政 策并不多,但存在三种“下雨机制”。

  其一,连续降息降准,宽松的货币政 策并不分地区,资金逐利,如水流动,在楼 市领域,全国资金更愿意流进一线城市,而非三四线地区。

  其二,在当前经济与楼 市形势下,房 价小涨,可以靠自住需求。但若想如深圳那样大涨,主要还得靠投资需求,或者自住与投资兼顾的复合需求,只有非自住需求,才会加大资金杠杆,才会刚刚500万买进,转手就以550万挂牌出 售。而三北地区、三四线城市,投资需求很少。

  其三,在少数强 势城市,在房 价加速上涨的过程中,如同不断加热的一锅油。此时货币面和政 策面一旦有什么新的宽松政 策出来,比如降息、比如减税,如同一滴水掉进锅里,立即油花四溅。即便是新政不包括一线城市,也会激起市场情绪的浪花。这是一种典型的资产价 格上涨过程中的“正反馈”与“自我激励”机制。

转播到腾讯微博 收藏0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中国楼市正在上演罕见天文异象,你还看得懂吗? ...
快速回复

每日推荐 关闭


郑州妈妈网官方微信号开通,快来扫一扫加关注啦!抛截图还有妈豆奖励哦! ...

郑州妈妈网官方微信号正式开通,现已加入微信公众平台,美妈们快来扫一扫添加关注啦,小编每天精心选择4条热点事件或妈网热门活动进行推送哦! 美妈们可直接通过微信扫描下面的二维码,进行添加;或点添加好友,输入“zzmamanet”查找添加。 添加关注后,别忘了截图并在本帖回复中抛出,可以获得100妈豆的奖励呢!


查看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7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8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