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09-9-16
- 阅读权限
- 31
- 积分
- 8455
- 精华
- 2
       
- 宝宝生日
- 2002-02-22
|
帅宝前几天生病了,突发高烧,38.9,给我吓坏了,当时是晚上10点多,我就打算抱着他去医院呢,老公说,你不要慌,先退烧,到明天再说,给他吃的红药水退烧,第二天一大早带着他去健民看病,大夫一看,喉咙里面都起泡了,又看了一下手和脚,说是疱疹性咽峡炎,让输水呢!
帅宝这几天可受大罪了,嘴里面的疱疹疼,啥也吃不成,水喝奶粉都喝不成,一吃东西就说嘴疼,我可怜的孩子呀,前两天都是靠输水来吸收营养的,直到第三天才勉强能吃点鸡蛋羹和豆腐脑,一能吃东西了,帅宝抱着碗,大口大口的,狼吞虎咽的吃着,两个鸡蛋羹一碗豆腐脑都不够吃,孩子都给折磨成这样,都快饿死了,看着帅宝的吃相,我心疼的哭了,生病这一周,帅宝瘦了快两斤,原本30斤还多呢,现在28斤多一点,这个病这是太折磨人了,我也跟着他吃不好睡不好的,不过幸好现在已经好了。
希望以后再也别生病了,健康是福!
同时也希望所有的孩子都健健康康的,幸福快乐!
这是我在网上查的,大家看一下: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其传染性强、流行快,主要侵犯1岁—7岁儿童,严重的可以引起心肌的损伤。
“疱疹性咽峡炎”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发热、咽痛,患儿可伴恶心、呕吐与咳嗽等症状。患儿一般为起病急、突然高热,早期可伴有流鼻涕,大一点的孩子会因口腔疼痛而拒食,小一点的孩子则表现为拒乳、哭闹、不能睡眠,流口水等,重者影响吞咽功能,但多数不影响发声。进行体格检查时,可见咽部出血,有数个灰白色约小米粒大小的疱疹,直径约为1-2cm,周围有红晕。疱疹多分散存在,主要分布于咽腭弓边沿、口腔黏膜、扁桃体、咽后壁等处,疱疹可破溃,破溃后形成黄色溃疡。诊断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并不十分困难,难在疱疹未显现之前易被误诊为普通感冒或咽炎,对此,家长要加强观察。
对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常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主要以中药治疗为主。可选择一些清热、解毒、利咽的药物如板蓝根冲剂,汤药常用银花、连翘、蒲公英、薄荷、生石膏、竹叶、生地等清热解毒的药物。较重一些的孩子可静脉点滴炎琥宁、清开灵注射液。同时,还可以用雾化超声吸入中药双黄连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西医一般多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对于病情比较重、高热的孩子,应根据病情化验后再进行静点。病轻者可口服新博林等抗病毒药物及退热药。
当孩子患疱疹性咽峡炎时,应多饮水有利于降温。吃有营养而且容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如牛奶、米粥、果汁。饮食应少量多次,不要给孩子吃辛辣、甜腻或油炸的食品。另外,给孩子多吃一些含维生素的青菜、水果等,尤其是不能吃过热的食物。另外,为防止继发感染,在治疗期间要避免淋雨、过度疲劳,一定要让孩子保持口腔清洁,每日可选用淡盐水漱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