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数: 4 | 浏览数: 554 |倒序浏览
留下的衣服

初生婴儿

Rank: 1

宝宝生日
2007-05-04 
1#
发表于 2011-6-24 15:09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img][/img]

孩子怕黑不是天生的,基本发生在初步接触社会并渐渐懂事以后,大约3岁开始。孩子怕黑有外在的原因,也有内在的原因。内在的原因是有的孩子比较胆小或者娇气。一般来说,怕黑的女孩多于男孩。外在的原因是电视节目的影响,节目中有些恐怖的镜头如妖魔鬼怪等都是伴随着黑夜出现的,这等于给了孩子一个暗示:“妖魔鬼怪都是黑夜出来的。” 再者是成人的吓唬,有些家长习惯于把“关黑房子”当做惩罚孩子的方式,这样孩子无形中就把“黑暗”和“惩罚”联系起来。这些都是造成孩子怕黑的原因。

怕黑是孩子普遍存在的问题。许多孩子不敢独自走进没开灯的房间,不敢关灯后睡觉,必须父母跟随安抚。其实,孩子轻度怕黑是正常的,但是如果过分怕黑,比如有的孩子到了夜晚就会显得不安、恐惧,做任何事都要家长作陪等等,长此以往,孩子的身心发展就会受到影响。所以,父母要注意适当纠正孩子过分怕黑的习惯。想让孩子勇敢起来,家长首先要做榜样。家长在孩子面前不能表现得胆小、怕黑,许多年轻的母亲自己也怕黑,所以和孩子在一起难免会把这种情绪感染给孩子,加剧孩子怕黑的心理。孩子的许多言行往往是对成人的一种模仿,如果成人在孩子面前扮演勇敢不怕黑的“英雄”,比如和孩子一起走夜路时跟孩子大声地交谈,并且鼓励孩子大声地自己说“宝宝不怕黑”,以安抚孩子的不安情绪;又如孩子不敢走进没开灯的房间时,家长可先进去打开灯,在孩子面前搜寻一番,告诉孩子房间是安全的,这样时间久了,孩子的胆子也会越来越大。平时,应告诉孩子黑暗并不可怕,黑是因为眼睛在夜晚看不清外界。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给孩子更多的关心,要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胆量,增强其安全感。

其次,家长要陪同孩子有选择地观看影视节目。现在许多电视节目在播放之前都有提示,有些节目是需要家长陪同孩子观看的。学龄前的儿童好动,模仿性强,但是思考能力还没有达到第二次飞跃,他们往往全盘接受电视节目中的内容。一些恐怖镜头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直接的影响,如伴随着黑夜出现的妖魔鬼怪等,给孩子造成“魔鬼藏在黑暗的角落”的心理定势。以往的家庭教育,对孩子观看电视节目没有正确的引导,有些孩子从此开始怕黑,以为黑暗中总有很多吓人的东西,晚上不敢一个人呆在家里,不敢走夜路,因此家长陪同孩子观看电视节目,对其中的恐怖镜头要正确地解释,及时地进行引导是很重要的。

最后一点,家长不要利用孩子对黑暗的恐惧吓唬孩子。有的家长为了对不听话的孩子进行“制裁”,习惯把孩子关进不开灯的房间;为了制止孩子哭闹,经常用“黑房间里的老鼠喜欢咬不这样的教育方式是不可取的,造成的不良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有的孩子就是由于怕黑而对与黑暗有联系的事物避而远之,失去了儿童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和探求的欲望,扼杀了孩子的求知欲。可见,怕黑的孩子需要的是家长的正确引导和充满关爱的教育。

转播到腾讯微博 收藏0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宝宝生日
7月1日 
学习了
肆意安然

幼大班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宝宝生日
2007-04-02 
最后一点,家长不要利用孩子对黑暗的恐惧吓唬孩子。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注意:孩子怕黑不是天生的
快速回复

每日推荐 关闭


郑州妈妈网官方微信号开通,快来扫一扫加关注啦!抛截图还有妈豆奖励哦! ...

郑州妈妈网官方微信号正式开通,现已加入微信公众平台,美妈们快来扫一扫添加关注啦,小编每天精心选择4条热点事件或妈网热门活动进行推送哦! 美妈们可直接通过微信扫描下面的二维码,进行添加;或点添加好友,输入“zzmamanet”查找添加。 添加关注后,别忘了截图并在本帖回复中抛出,可以获得100妈豆的奖励呢!


查看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7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8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