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数: 0 | 浏览数: 667 |倒序浏览
爱神天

幼中班

Rank: 3Rank: 3Rank: 3

宝宝生日
2008-02-02 
1#
发表于 2011-7-17 20:22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培养出一个学习好李厚霖的孩子,是绝大多数父李厚霖母的美好心愿和努力目李厚霖标。而培养绝不是单方李厚霖、严要求,作为父母,李厚霖严要求,作为父母,首先应该掌握一些培养“优等生”的方法。
  培养的第一元素——营养
  让我们来看科学家做过的两个实验——
  实验1:
  德国科学家把刚出生的小白鼠分为两组,第一组给予良好的营养和一般的外界刺激,第二组给予贫乏的营养和丰富的外界刺激。一段时间后,检测发现,第一组小白鼠脑细胞发育状况更好,反映更为灵敏。
  这个实验给我们的启示是:营养是教育的物质基础。
  婴幼儿阶段是人一生中成长最迅猛的阶段,新生儿摄入的营养量,80%用于神经系统的发育。营养不良的新生儿携带遗传基因的脱氧核糖核酸的数目明显少于正常婴儿,同时脑细胞的数量、神经纤维树状突的数量也明显少于正常婴儿。脑细胞的质量和神经联结数目不足导致早期信息传递不足,启动遗传物质的效应差,在神经结构中刺激痕迹的贮存受到影响,对婴儿记忆力的发展产生不良后果。而记忆力在人的智能结构中是处于第一位的组成成分。
  实验2:
  研究者让婴儿进食时自由地选取桌上的事物,发现同一个婴儿每次的选择都不尽相同。而婴儿们每次的选择,从营养搭配的角度来看都是近乎完美的。
  这个实验给我们的启示是:好的营养就是全面的营养。
  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婴儿所产生的行为是受生长需要引发的内部能量的驱使而致,那么结合第二个实验的结果,我们认识,任何一种必需营养素长期缺乏,都会使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受到阻碍,影响健康和智能。
 培养的第二元素——教育
  其实教育观念是无所谓好坏的,只能说各有利弊,值得我们思索。比如说东西方在教育观念上的差异是比较大的。中国父母给孩子更多的关爱,帮他们穿衣,喂他们吃饭,替他们解决儿童间的冲突;西方的父母却给孩子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予干涉。
  中国父母会把大把的钱花在孩子身上,把最好的都留给孩子,让他成为家中特权的享有者;西方的父母则会考虑自己更多一点,把平等的观念留给孩子,让他记住每个人都一样。
  所有的教育观念,都是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父母应该有自己的主张。更重要的是掌握教育的方式、方法——
  而且,早教并不是一句空话。具体到方法上,我们相信观察、设置环境和记录,是最佳的方案。
  方法1:观察
  霍德华·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揭示了每个儿童能力优势的方面都不尽相同,合理的教育方法会使每个正常儿童都可能成为某个方面的天才。只有通过观察才能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因势利导;也只有通过观察才能发现每个孩子身体内部所发出的发展要求,找出个性差异,这比照本宣科,一概而论的把大人的意志强加给孩子更为有效。
  方法2:设置环境
  环境是最好的老师,按潜能递减原则,当0-3岁孩子的需求与适宜的环境相遇时,会产生极强的吸收能力,也就是说我们的重点不是教,而是为儿童营造丰富的、多变的、适宜的环境,他自然会有神奇的能力,从环境中学到该学的东西。
  方法3:记录
  用日记来记录,用相机来记录,细心的父母会是纪录的高手,这不只是温馨的回忆,更是用于总结和分析问题的第一手资料。没有思考和总结就不会有进步。如果你能把纪录的内容定期的展示给孩子看,念给孩子听,他还会从中受到鼓舞呢!
转播到腾讯微博 收藏0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成为培养“优等生”的高手
快速回复

每日推荐 关闭


郑州妈妈网官方微信号开通,快来扫一扫加关注啦!抛截图还有妈豆奖励哦! ...

郑州妈妈网官方微信号正式开通,现已加入微信公众平台,美妈们快来扫一扫添加关注啦,小编每天精心选择4条热点事件或妈网热门活动进行推送哦! 美妈们可直接通过微信扫描下面的二维码,进行添加;或点添加好友,输入“zzmamanet”查找添加。 添加关注后,别忘了截图并在本帖回复中抛出,可以获得100妈豆的奖励呢!


查看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7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8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