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终于上学了,妈妈也终于可以喘口气儿了。于是,好多妈妈都变“懒”了,但是,妈妈究竟是真变懒了还是假变懒了呢?
儿子背上书包了,父母也背起了更多的责任。似乎父母养育他到7周岁,就 等着他背上书包这一天。心也随之不轻松起来,身影也比以前更忙碌起来。早上催促他起床,帮他整理书包,晚上陪他读书,检查作业,辅导功课。为他忙前顾后, 然而孩子却不领父母的“勤”,依然我行我素,成绩并没有太大的起色,自己倒累得心力交瘁,孩子的成绩与自己付出的劳动不能成正比。 究其 原因,根源还是出在父母自己身上。由于父母太勤劳,反而养成了他的惰性,由于太 关注他的学习,他反而变得没有责任感和自觉性,学习目标不明确,以为是为大 人学的,对大人产生依赖性。长此下去,很难养成良好的学习、 生活习惯,而好的习惯如是保证优秀成绩的关键,是支付将来成材的前提,是培养健全、独立人格的 保证。 勤和懒是一对矛盾体,是互相牵制、相辅相成的。大人勤了,孩子就懒了;大人“懒”了,孩子就勤了。不信你看,我是如何做的: 懒于接送——独自走路去上学 虽然很多孩子上下学都是父母接送的,虽然他爸刚开学时送过他几次,但我从不接送,因为儿子从家到学校最多只有一公里的路程,只需穿过一条马路,来往的车辆也不多。在给他讲了安全知识后,我就要他自己走路,其美名曰“练轻功”。 有一晚,他没按时睡觉,次日起来迟了,要我骑车送,我故意说,我自己上班要迟到,来不及送。他气得一边跺脚一边小跑去学校,结果因迟到被罚扫地。我知道 他最怕老师罚了,所以只有让他迟到一次才能吸取教训,改正晚睡的毛病。果然,以后总是一到8点半就上床,准时睡觉,保证第二天早起。如果那次真的送了他, 恐怕良好的作息习惯难以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