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数: 2 | 浏览数: 676 |倒序浏览
米克仔仔的靓妈咪

大 本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宝宝生日
2008-11-08 
1#
发表于 2010-8-3 00:01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早上打开电视,看到重播的中央2的一个节目,就叫第一口奶争夺战,说的就是现在孕妇去围保,会接受很多赠品,尤其是奶粉居多。大家都会有一个困惑,到底是母乳还是给孩子添加奶粉。按照这个节目里面说的国家出门的规定,在医院范围内不管什么名义开母婴用品店,都是违反规定的,而且尤其是初生儿阶段的奶粉最不能卖。虽然一直主张母乳好,但是真的遇到没奶的人怎么办?产品夸大事实,就举例说明贝亲的母乳实感奶瓶,呵呵。个人觉得,夸大效果真的是不可取,但是一竿子打死,不要别人卖奶粉,而且也禁止所有商场孕婴店停止一段奶粉的促销活动,我个人觉得不可取,老百姓本来买东西都是斟酌的,尤其对孩子吃的,奶粉不是小事,选定了就不会轻易改变,又说不要又促销活动,难道我们辛苦挣的钱都不是钱啊?这里面有很多相关权威人士的说法,我也记不住,刚好搜索到了这个视频,大家看看吧。我是看一段觉得有同感,但是再看一段我又不赞同。不知道我是不是两面派?至少我就是看出来提倡母乳喂养,这个大家都知道,但是他们说这个奶粉的目的在哪,我真没看出来,附个连接,大家看看
游客,如果你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转播到腾讯微博 收藏0
妙妙妈妈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宝宝生日
2010-03-15 
国际母乳协会是不允许一段奶粉进行促销的,我买的美素,它在自家网站上都不出现一段奶粉的图片和介绍。
主要是现在奶粉企业跟医院勾结的太厉害,有些妈妈就算是有奶也会相信医院和奶粉商的错误引导,给宝宝吃奶粉,这样母乳就会越来越少。
当然真正没奶的妈妈也有,但是毕竟是少数,所以国外会把一段奶粉作为药品供给没有母乳的孩子,而不是现在国内超市疯狂促销,促销和宣传会引起购买欲。

我们买的也是母乳实感奶瓶,但宝宝不吃。事实上也有很多孩子是有乳头错觉的,所以有经验的医生会建议给新生儿喂水使用勺子。说来说去也就是尽量不让孩子使用奶瓶和吃配方奶。

这个节目的出发点就在提倡母乳喂养上,所以人工喂养的器具和奶粉肯定都是不提倡的对象,因为事实证明真正完全无乳的母亲确实是少数,人类毕竟是哺乳动物。

没必要在奶瓶奶粉上和它较劲,真正需要完全人工喂养和混合喂养的妈妈自然需要选择这些产品,但是没必要使用的妈妈也不应该冲着促销和宣传盲目的给孩子吃奶粉。

事实上现在国内奶粉宣传真的很夸张,从原先只有一段奶粉发展到现在孕妇奶粉和四段奶粉都出现了,就连我妈看了广告也说不吃奶粉是不是就吃不饱之类的,督促我去买奶粉给孩子贴一顿,消费真的需要冷静,母乳够吃的孩子不应该再吃奶粉,就跟现在很多老年人根本没必要去吃那么多保健品一样。

[ 本帖最后由 blackbaby 于 2010-8-3 13:29 编辑 ]
米克仔仔的靓妈咪

大 本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宝宝生日
2008-11-08 
说得很对。至少我觉得要让大家有个正确的观念。现在恨不得孩子一哭就是没吃饱,尤其是新妈妈,就会有一个错觉,奶水是不是不够,是不是要添加奶粉。反而这样也会有一个不良循环。不过吧,要是人家真的本身就没有奶,再怎么补也不下奶,这样怎么办?貌似他们说的奶粉里面的东西,也是让人左右为难,恨不得谁没有母乳 基本就跟死刑差不多!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第一口奶》争夺战--CCTV2《消费主张》视频
快速回复

每日推荐 关闭


郑州妈妈网官方微信号开通,快来扫一扫加关注啦!抛截图还有妈豆奖励哦! ...

郑州妈妈网官方微信号正式开通,现已加入微信公众平台,美妈们快来扫一扫添加关注啦,小编每天精心选择4条热点事件或妈网热门活动进行推送哦! 美妈们可直接通过微信扫描下面的二维码,进行添加;或点添加好友,输入“zzmamanet”查找添加。 添加关注后,别忘了截图并在本帖回复中抛出,可以获得100妈豆的奖励呢!


查看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7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8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