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数: 3 | 浏览数: 323 |倒序浏览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宝宝生日
2012-02-04 
1#
发表于 2012-4-11 11:00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性别 身高体重坐高头围胸围
男孩58.5-63.7cm5.0-6.9kg41.69cm41.25cm41.75cm
女孩57.1-59.5cm4.7-6.2kg40.44cm39.90cm40.05cm

3个月的宝宝已经基本适应了周围的环境,身体的各种机能开始发育,他会控制手脚去拍打在他周围或前面运动的物件,对颜色也有了辨识的能力,特别是黄色和红色,并且能短暂的集中注意力,开始会寻找从视野中突然消失的物品


转播到腾讯微博 收藏0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宝宝生日
2012-02-04 
关于喂养:



提示: 母乳充足的话,继续坚持母乳喂养。出生后3个月是宝宝智力发展的第二个高峰,为了宝宝,每个哺乳妈妈一定要注意营养,以提高母乳质量。 妈妈要知道
职场妈妈的喂养
妈妈可根据上班的时间,适当调整宝宝的喂奶时间。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携带消毒奶瓶设法将奶汁挤出储存起来。>>职场妈妈母乳喂养的注意事项
果汁菜汁的制作1~3个月的婴儿可以饮用果汁及菜汁,它们补充了维生素及纤维素,可以使大便变软,易于排出,果汁、菜汁好喝,宝宝比较容易接受。
补充维生素D宝宝缺乏维生素 D很容易患上佝偻病。母乳,牛奶和蔬菜中的维生素D不能满足宝宝的需要时候,应该补充维生素D片,具体的量剂,须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以免过量造成中毒。>>小儿补维生素的食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宝宝生日
2012-02-04 
上班族妈妈母乳喂养的必须注意事项  许多妈妈在宝宝4个月或6个月以后,产假期满就得回单位上班了。这时妈妈就不便按时给宝宝哺乳了,需要进行混合喂养。而此时宝宝正需要添加辅食,如果喂养不当,很容易引起营养不良。同时,这个时期宝宝体内从母体中带来的一些免疫物质正在不断消耗、减少,若过早中断母乳喂养会导致抵抗力下降、消化功能紊乱,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这个时候的喂养方法,一般是在两次母乳之间加喂一次牛奶或其他代乳品。最好的办法是,如果条件允许,妈妈在上班时仍按哺乳时间将乳汁挤出,或用吸奶器将乳汁吸空,以保证下次乳汁能充分分泌。吸出的乳汁在可能的情况下,用消毒过的清洁奶瓶放置在冰箱里或阴凉处存放起来,回家后用温水煮热后仍可喂哺。每天至少应泌乳3次(包括喂奶和挤奶),因为如果一天只喂奶一两次,乳房受不到充分的刺激,母乳分泌量就会越来越少,不利于延长母乳喂养的时间。总之,要尽量减少牛奶或其它代乳品的喂养次数,尽最大努力坚持母乳喂养。
  上班族妈妈需准备的用品:吸奶器、奶瓶、集乳袋或集乳杯、冰块、保温桶
  在将上班的前几天,妈妈应根据上班后的作息时间、调整、安排好孩子的哺乳时间。不足6个月的孩子只吃乳品,妈妈可在上班前和下班后用母乳喂哺。如果妈妈能在午间休息时间回家喂更佳。在上班之前一周至两周由家人给孩子试着喂奶瓶,开始的次数少些,每周一次到两次,让他慢慢适应用奶瓶喝奶。4个月以上的婴儿需要添加辅食了,要合理安排喂奶和吸奶时间,应尽量地把喂辅食的时间安排在妈妈上班的时间。妈妈在上班出门前给孩子喂一次奶或将奶吸出来,后由家人或保姆喂奶。不要在妈妈回家前半小时喂奶。
  储备母乳注意事项
  母乳之珍贵无可取代,当妈妈们跟孩子分开时是有能力供给她的婴孩足够的母乳的,需知道的是如何适当的储存奶水供给婴儿食用,并确认家人或保姆知道怎样处理您预先为婴儿留下来的母乳。那么,该如何为你的宝宝储备母乳呢?
  1、储存挤下来的母乳要用干净的容器。如消毒过的塑胶筒、奶瓶、塑胶奶袋。
  2、储存母乳时,每次都得另用一个容器。冷藏奶是要与冷冻室的奶水加在一起时,切记新加的要比原来已冷冻的奶水少,否则已冷冻的会被新加入的奶解冻。
  3、给装母乳的容器留点空隙。不要装得太满或把盖子盖得很紧,以防冷冻结冰而胀破。当您用塑胶袋时最好套两层以免破裂。挤出空气,并留有1寸的空隙(不要装满)然后弄紧直立,放在圆筒形的容器内,冷冻结冰时起立成型(如欲长期存放母乳最好不要用塑胶袋装)。
  4、分成小份约2至4盎司为一份来冰放母乳(60到120CC),这样方便于家人或保姆根据婴儿的食量喂食且不浪费,并且在每一小份母乳上贴上标签并记上日期。
  上班前一周可用手或用吸奶器将乳汁挤至消毒过的奶瓶内再倒入集乳袋并冷藏(4℃保存期48小时)或冷冻(-4℃保存期限7天)于冰箱内。乳汁较多的妈妈上班时可携带奶瓶,在工作休息时间及午餐时在隐秘场所挤乳,但不要在洗手间吸奶,那样即不方便又不卫生。收集母乳后应放在保温杯中保存,里面用保鲜袋放上冰块。如果工作单位有冰箱,可暂时保存在冷藏或冷冻室中。妈妈吸奶的时间尽量固定,建议在工作时间每3个小时吸奶一次,每天可在同一时间吸奶,这样到了特定的时间就会来奶。下班后运送母乳的过程中,仍需以冰块覆盖,以保持低温回家后立即放入冰箱储存。所有储存的母乳要注明吸出的时间,每次便于取用。
  喂食前冷冻母乳先以冷水退冰,再以不超过50℃的热水隔水温热(冷藏的母乳也需以不超过50℃的热水隔水加热)。不要用微波炉,因为微波炉加热不均匀,可能会烫着宝宝。母乳直接在火上加热、煮沸会破坏其营养成分。因此最好的办法是用奶瓶隔水慢慢加入温水。将奶瓶摇匀后,用手腕内侧测试温度,合适的奶温应和体温相当。但冷冻后退冰的母乳不可再冷冻,只可冷藏;冷藏的母乳一旦加温后即使未喂食也不可再冷藏,需丢弃。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宝宝生日
2012-02-04 
什么是维生素  维生素(vitamin)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需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虽然含量很少,但是对幼儿的发育成长却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维生素种类很多,就其性质不同,可区分为脂溶性维生素与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K,就是属于脂溶性维生素,这些维生素和油脂结合在一起,便能发挥出很好的功效,但也因为它可以溶于油脂中,一旦摄取过量,不能排出体外,就有可能造成维生素过多,对身体造成负担;至于水溶性的维生素正好相反,它溶于水,即使摄取过多,也会随着尿液排出体外。所以,最好每天都摄取足够的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维生素C就是水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有什么作用?
  维生素A——眼睛的守护神
  维生素A素有“眼睛的守护神”之称,对于幼儿的眼睛视力发育有很大的帮助。
  此外,幼儿牙齿、骨骼、头发的成长,也需要维生素A的大力帮忙;而细胞的正常运作,维生素A更是功不可没。
  维生素B2——成长的维生素
  维生素B群对人体的神经机能占有重要的功能,而其中对幼儿最特别的是维生素B2。维生素B2被称为是“成长的维生素”,身体内如果维生素B2不足,可能造成幼儿成长发育受挫,而导致发育不良。因此,维生素B2对幼儿的成长发育特别重要。
  维生素C——健康好帮手
  维生素C能够促进铁质的吸收,活化细胞与细胞间的联系。除此之外,它另一项特别的功能就是能够促进人体骨胶原的合成,胶原质是人体牙齿、骨骼、组织细胞等的组成部分,而维生素C在协助骨胶原的生成上占有重要的功能。
  维生素D——长高的秘密
  维生素D是帮助钙、磷被人体吸收及利用的重要物质。因此对幼儿骨骼的成长特别重要。幼儿一旦缺乏维生素D,便很容易发生骨折、脊椎弯曲,甚至O型腿的产生。因此除了摄取足够的维生素D之外,适度的到户外晒晒阳光,吸收阳光自行合成维生素D,也是幼儿很好的来源。

  宝宝缺乏维生素有什么症状表现?
  1、维生素A缺乏:孩子皮肤变得干涩、粗糙,浑身起小疙瘩,形同鸡皮;头发稀疏、干枯、缺乏光泽,指甲变脆、形状改变等。
  2、维生素B类缺乏:如缺乏维生素B1,易引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体重减轻、生长缓慢等病症;如维生素B2缺乏,颜面部皮肤微红、油腻、起鳞屑。
  3、维生素C缺乏:缺乏维生素C,表现出来的便是食量减少,贫血,牙龈、鼻黏膜及皮肤出血等症状。对孩子的智商也有不利影响,其发育较同龄儿童落后。
  4、维生素D缺乏:小儿佝偻病的罪魁祸首。主要表现有枕秃、多汗、囟门迟闭、烦躁不安等。
  5、维生素E缺乏:主要表现为皮肤粗糙干燥、缺少光泽、容易脱屑以及生长发育迟缓等。
  6、维生素K缺乏:轻者皮肤与外界物体碰撞即发乌或起青色,重者口腔、鼻黏膜、胃、肠以及泌尿道等处自发性出血。

  盲目给宝宝补充维生素的危害
  父母应该予以重视,及时给宝宝多吃相关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物。必要时,可以用维生素片剂加以补充。但是,维生素又不可多服,特别是脂溶性维生素容易在吸收后沉积在脂肪中,如果长期大量服用,往往会引起不良反应,严重的也可以发生中毒。尤其是维生素A和D更容易发生中毒。
  摄入大量的维生素A,如大量进食猪肝、鱼肝、浓鱼肝油等,即可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一般儿童一次量超过30万单位(国际单位)即可造成急性中毒。如连续每日服用维生素A10万单位,超超过6个月,即可发生慢性中毒。鱼肝油滴剂(鱼肝油精)除含大量维生素D外,维生素A的含量极高,一般人多误认为它是补品,盲目地大量给婴幼儿服用,极易引起中毒。中毒的症状是:骨痛、皮肤粘膜改变、颅内压升高等。还可见恶心、晕眩、精神萎靡、嗜睡或易激怒、两眼内斜视、眼球震颤与复视等症状。
  维生素D也易发生中毒,有的小儿瘦小,生长较缓慢,但并不是佝偻病,父母往往容易给他们多服鱼肝油精等含维生素D的药剂,这样易引起中毒。症状是食欲缺乏、消瘦、尿频,但尿量不多,还有低热、便秘、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的由于钙离子吸收过多,还有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降低,表现为精神抑制、运动失调。
  总之,维生素虽然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但它并不是可以随便大量服用的所谓补品,切不可长期使用这些产品。因为无论是药品还是保健产品,长期使用会不同程度地对人体产生一些不良影响。希望家长朋友能很好地重视孩子日常饮食的科学性,通过这种最安全的方式来补充维生素。

宝宝补充维生素可以多吃哪些食物?
  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动物肝脏,奶与奶制品及禽蛋,绿叶菜类、黄色菜类及水果等。胡萝卜、西红柿、柿子、鸡蛋、牛肝和猪肝、鱼肝油、牛奶、奶酪、黄油、西兰花、菠菜、莴苣、大豆、青豌豆、橙子、杏、红薯、杏等都可补充维生素A。另外,多吃鱼肝油可以补充维生素A。
  富含维生素B1的食物:谷物皮、豆类、坚果类、芹菜、瘦肉、动物内脏、小米、大白菜、发酵食品,胚芽、米糠和麸皮中也存在丰富维生素B1;
  富含维生素B2的食物:动物肝脏如肝、肾、心,猪肉、小麦粉、羊肾、鸡肝、大米、黄瓜、鳝鱼、鸡蛋、牛奶、豆类及某些蔬菜,如油菜、菠菜、青蒜等绿叶蔬菜都能提供维生素B2。
  富含维生素B6的食物:肉类食物如牛肉、鸡肉、鱼肉和动物内脏等,全谷物食物如燕麦、小麦麸、麦芽等,豆类如豌豆、大豆等,坚果类如花生、胡桃等。维生素B6含量最高的为白色肉类(如鸡肉和鱼肉)
  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只有肉类食物中才含有维生素B12,所以准备的食物一定要荤素搭配均匀。主要食物来源为肉类、动物内脏、鱼、禽、贝壳类及蛋类,乳及乳制品中含量较少。植物性食品中基本不含维生素B12。
  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青菜、韭菜、菠菜、柿子椒、芹菜、花菜、西红柿、大蒜、龙须菜、甜辣椒、菠菜、萝卜叶、卷心菜、马铃薯、荷兰豆和柑桔、橙、柚子、红果、葡萄、酸枣、鲜枣、草莓、柿子、金橘。野生的苋菜、苜蓿、刺梨、沙棘、猕猴桃、酸枣等维生素C含量尤其丰富。
  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自然界中只有很少的食物含有维生素D。动物性食品是非强化食品中天然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如含脂肪高的海鱼和鱼卵、动物肝脏、蛋黄、奶油和奶酪中相对较多,而瘦肉、奶、坚果中含微量的维生素D。不过通过日光浴可以促进维生素D在体内合成。所以要坚持补充鱼肝油滴剂。
  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各种油料种子及植物油,如麦胚油、玉米油、花生油、芝麻油,豆类,粗粮等都是维生素E的重要来源。某些谷类、坚果和绿叶蔬菜中也含一定量的维生素E。
  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牛肝、鱼肝油、蛋黄、乳酪、优酪乳、优格、海藻、紫花苜蓿、菠菜、甘蓝菜、莴苣、花椰菜,豌豆、香菜、大豆油、螺旋藻、藕。
 富含维生素的小儿食谱推荐
  1.什锦沙拉
  食谱原料:苹果1/2个、香蕉1/2根、橙子1/2个。
  制作方法:
  1. 苹果、香蕉、橙子切成小块,放入碗中;
  2. 淋上沙拉酱,拌匀即可。
  2.清炒三丝
  食谱原料:土豆1个、胡萝卜1/2根、芹菜1小棵、花生油、精盐、香醋、淀粉、葱、姜、花椒油。
  制作方法:
  1. 将土豆、胡萝卜和芹菜洗净后切成丝状,用沸水焯烫,变色即捞出,用凉水淘凉,然后沥去水分备用;
  2. 葱、姜切末,锅中加底油,烧热后用葱、姜炝锅,下焯好的三丝用旺火急速翻炒,烹醋、加精盐、勾少许芡,淋花椒油出锅即可。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过完年就生宝宝的龙妈们进来收资料啦(未完待续) ...
快速回复

每日推荐 关闭


郑州妈妈网官方微信号开通,快来扫一扫加关注啦!抛截图还有妈豆奖励哦! ...

郑州妈妈网官方微信号正式开通,现已加入微信公众平台,美妈们快来扫一扫添加关注啦,小编每天精心选择4条热点事件或妈网热门活动进行推送哦! 美妈们可直接通过微信扫描下面的二维码,进行添加;或点添加好友,输入“zzmamanet”查找添加。 添加关注后,别忘了截图并在本帖回复中抛出,可以获得100妈豆的奖励呢!


查看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7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8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