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数: 4 | 浏览数: 402 |倒序浏览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02-1-8 
1#
发表于 2012-8-5 10:22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多次流产影响健康

  反复流产,一方面易造成妇女宫腔感染、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甚至输卵管阻塞;另一方面可引起月经紊乱,尤其是月经过少,点滴而净。药物流产 虽然相对简单,痛苦较小,但它常存在潜在危险,即胚胎组织排出不全,宫腔内残留而引起大出血,尚需再次清宫。另外,药流后阴道出血时间较长,一般在20天 左右,甚至更长,长期出血也可造成贫血或宫腔感染。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后一种迫不得已的补救措施。一般来讲,偶尔做一二次人工流产对妇女的身体健康并没有什么不良影响,特别是早期妊娠,经负压吸 引流产后可以很快恢复健康。人工流产虽然是一种小手术,但不是在直视下进行,吸宫和刮宫等操作只能凭手的感觉来体会,有时因操作不慎会发生一些并发症或后 遗症,如吸宫不全、子宫出血、子宫发炎、子宫穿孔、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等。所以,人工流产不宜多做,否则对健康会产生不利影响。

  人工流产小心并发症

  人工流产的并发症有:术时并发症:子宫出血在200毫升以上;人流综合征又称心脑综合征,发生率12%,受术者突然出现心动过缓、心律失常、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等一系列症状,严重者甚至发生昏厥和抽搐;子宫穿孔;漏吸,胚胎组织未能吸出,以致妊娠继续发展。

  近期并发症:人工流产不全,术后阴道出血长达15天以上;术后2周内由于致病菌的感染而出现子宫内膜炎、附件炎、盆腔炎等;宫腔积血;宫腔粘连,术后闭经或经量显著减少,有时伴周期性下腹疼痛或有子宫增大积血。

  远期并发症:慢性盆腔炎;月经异常;继发不孕;子宫内膜异位症。

  再次妊娠时的并发症:不孕症;晚期流产偏高;早产偏高;围产期死亡率偏高;产前、产后出血率增加;新生儿溶血症增加。药物流产适用于停经49天 内的妇女。国产米非司酮的不全流产和流产失败率约10%;药物流产的副作用有恶心、呕吐、头晕和乏力等类早孕反应,下腹痛明显增高;药物流产后出血时间 长,平均为半个月左右,有的长达1-2个月之久,并有潜在大出血的危险;在进行药物流产中,部分孕妇停经在40天之内,此时临床难以确诊是宫外还是宫内妊 娠,因此有时误诊而使用药物流产,以后发生内出血休克需要抢救。

  流产后短期内不宜怀孕

  从生殖生理角度讲,流产后机体尤其是子宫和卵巢等生殖器官都有一个恢复过程,而且大多数的流产都需要进行刮宫或吸宫术以清除宫腔内的胚胎等残留 组织,以致子宫内膜组织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子宫内膜是受精卵种植和发育的“床”,流产后过早怀孕,内分泌功能没有得到很好恢复,子宫内膜更没有生长 好,受精卵便会在“贫瘠”的子宫内膜上着床不稳,营养不好。除容易产生流产,也不利于母子健康,因而流产后不要急于受孕怀胎。

  一般来说,流产后至少半年,最好是一年后再怀孕为好。其一无论是机体还是生殖器官经过充分的休息、调养,对受孕怀胎、母子健康以及优孕、优生都 大有裨益。其二,若第一次流产是因孕卵异常或患病所致,那么,两次妊娠期相隔的时间越长,再次发生异常情况的机会也就越少。如果想要一个健康的宝宝,女性 流产后应坚持科学的避孕,待一年半载后再怀孕。
转播到腾讯微博 收藏0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宝宝生日
2012-01-28 
还是早点生好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反复流产小心变成了“惯性”
快速回复

每日推荐 关闭


郑州妈妈网官方微信号开通,快来扫一扫加关注啦!抛截图还有妈豆奖励哦! ...

郑州妈妈网官方微信号正式开通,现已加入微信公众平台,美妈们快来扫一扫添加关注啦,小编每天精心选择4条热点事件或妈网热门活动进行推送哦! 美妈们可直接通过微信扫描下面的二维码,进行添加;或点添加好友,输入“zzmamanet”查找添加。 添加关注后,别忘了截图并在本帖回复中抛出,可以获得100妈豆的奖励呢!


查看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7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8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