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数: 5 | 浏览数: 1277 |倒序浏览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11-03-02 
1#
发表于 2011-5-8 20:35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当妈真不容易,心都在孩子身上。以前觉得自己不懂的很多,现在朋友们都说我快成医生了,她们的宝宝有什么问题我都能说个一二来。这次,宝宝有点不舒服,去医院检查了血常规,医生看了就说支气管炎,开完药后宝宝没有以前欢了,还出现了拉肚子的现象。心里真是忐忑,索性把单子拿来自己研究,于是,就又学了一招,赶紧和美妈们一起分享。
          注明:这是网上搜索到的信息哦~共享共享
           血常规是最简便最直接的化验方法之一,它可以透露给我们很多信息,通过阅读血常规化验单,可以基本确定受检者是否患有血液病,可能是何种血液病,需要进一步进行哪种检查。血常规化验单中项目繁多,在一些项目后可能会出现上升或下降的箭头,很多人会对这些项目产生疑惑甚至恐惧。虽然白血病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血常规的变化,但是造成血常规化验异常的原因还有很多:如剧烈活动、感冒、怀孕及一些药物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学会简单阅读您的血常规。
血常规化验中一般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数目等项目。其中,最重要的是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数目这三项。
白细胞:成人正常值为(4~10)×109/L,新生儿偏高,为(15~20)×109/L。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五种。任何一种细胞的升高或降低都可能影响白细胞总数。当急性感染,特别是化脓性球菌、严重的组织损伤、大出血、寄生虫病(如血吸虫病、蛔虫病、钩虫病等)、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等)、急性中毒时,白细胞数目可能升高。当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伤寒、物理化学因素损伤(如放射性核素、射线、苯、铅、汞等)可能引起白细胞减少。 血红蛋白:当多次检查成年女性血红蛋白少于110g/L,男性少于120g/L时可称为血红蛋白减少。不过,婴幼儿、儿童都会比正常人高20~30%;而部分老年人、妊娠女性的血红蛋白减少,称之为“生理性减少”。排除了这方面的原因,就称之为“病理性血红蛋白减少”,就是我们所说的贫血。贫血的原因也有很多,白血病是其中之一。当出现贫血大家不必紧张,可能跟营养、药物、急慢性失血等因素有关。仔细去医院查清楚,明确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贫血。 血小板:正常值为(100~300)×109/L。血小板数目少于100×109/L时称之为血小板减少。这种情况可见于:体内血小板生成障碍、破坏或消耗过多。血小板增多(大于500×109/L)见于骨髓增殖性疾病。当血小板低于20×109/L时,容易出现内脏及脑出血,是很危险的,需要输注血小板治疗。当我们生活中出现频繁鼻出血或伤口流血不易止时,建议大家查一下血常规,看是否存在血小板减少。


转播到腾讯微博 收藏0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宝宝生日
2009-12-10 
很有心呀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11-03-02 
没办法,为了宝宝,每个妈妈都成了超人。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宝宝生日
7月1日 
回复 我爱童童宝贝 的帖子

学习了啊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宝宝生日
0000-00-00 
是啊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生个宝宝,结果妈妈成大夫了!分享如何看宝宝血常规化验单。 ...
快速回复

每日推荐 关闭


郑州妈妈网官方微信号开通,快来扫一扫加关注啦!抛截图还有妈豆奖励哦! ...

郑州妈妈网官方微信号正式开通,现已加入微信公众平台,美妈们快来扫一扫添加关注啦,小编每天精心选择4条热点事件或妈网热门活动进行推送哦! 美妈们可直接通过微信扫描下面的二维码,进行添加;或点添加好友,输入“zzmamanet”查找添加。 添加关注后,别忘了截图并在本帖回复中抛出,可以获得100妈豆的奖励呢!


查看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7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8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