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数: 0 | 浏览数: 646 |倒序浏览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宝宝生日
2009-06-24 
1#
发表于 2011-9-5 16:42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满月的时候和刚出生时变化非常大,如果我们能预先知道这一个月宝宝(宝宝食品)可能发生的“大事件”,新妈妈(妈妈食品)照顾宝宝就会得心应手,而不是手忙脚乱、茫然无措。
大事件1:第一声啼哭(刚出生)

  涛涛妈妈:宝宝果然一出生就哭,还是个“大嗓门”,只是这个小家伙没哭多久就睡着了。

  在出生之前,胎儿靠脐带传送母亲血液中的养分为生。他的肺部还不能运作。胎盘保证着母亲富含氧气的血液和胎儿排出的含有二氧化碳的血液之间的交换。出生后,接触到空气,他的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就不能再依赖于母亲,他开始呼吸,心脏和肺部开始循环运作。空气充满了他的肺部,肺泡扩张,很快,你就听到了这历史性的第一声啼哭。

  大事件2:第一次吃奶(出生后半小时内)

  路阳妈妈:宝宝吃奶的感觉很轻柔,和想象中不一样,当时奶还没有下来,宝宝嘬了几口就睡着了。

  足月宝宝娩出清洗后,如果你的身体允许,就可以给宝宝喂奶了。在刚开始的两天里,你的乳房也许只分泌几滴初乳,但是初乳的营养(营养食品)成分相当高,而且含有很多抗体,能增加孩子胃肠道抵抗细菌的能力。所以,要是宝宝醒来,还是让他多吸吮吧。

  大事件3:接种疫苗(出生后24小时内)

  小程爸爸(爸爸食品):第一天,护士通知去领卡介苗和乙肝疫苗接种单。给宝宝洗澡后,护士就给他接种了乙肝疫苗。

  新生儿乙肝疫苗常规接种后,至少9年内不用加强免疫。注射时间为24小时内打第一针,满月后打一针,6个月后再打一针,共三针。卡介苗是用来预防结核病的。凡是足月新生儿均应在出生后24~72小时内完成卡介苗的接种,宝宝3个月时,还应到当地的结核病防治所做结核细菌素试验,以明确接种是否有效。

  大事件4:排胎便(出生后24小时内)

  曼曼妈妈:第一次笨手笨脚地拉开小家伙的纸尿裤,就被绿黑色的大便吓了一跳。

  这很正常。当宝宝还在你肚子里时,这种绿黑色的东西就在他小肠内了,现在宝宝肠子蠕动正常了,便将这些东西排出体外。通常在婴儿(婴儿食品)出生24小时内,胎便差不多就排干净了,接下来的两三天你会见到过渡期的排便,颜色将是带有暗绿色调的黄色,并且稀软,有时还会含有黏液。再后来就看你给宝宝吃什么了。一般而言,吃母乳的宝宝会排出金黄色稀软的粪便;吃奶粉的宝宝,排出大便的颜色从淡黄色到褐绿色都可能有。

  大事件5:生理性体重减轻(出生后24小时内)

  贝贝爸爸:小宝贝出生第一天体重是3千克,第二天就轻了。

  新生儿在出生前长期浸泡在母体的羊水中,当他们出生后,需要在干燥的空气中把身体里多余的水分蒸发掉,同时还有大量胎便排出体外,所以体重会减轻。一般来说,正常的新生儿出生第二天体重开始下降,出生3~5天后体重开始回升,如果此时还有体重减轻的情况,医生就会对婴儿进行全身检查。

  大事件6:脐带脱落(出生后3~14天)

  丁点爸爸:每次洗完澡都会给宝宝清洗脐部,那天用棉棒一旋,脐带底端就掉了下来,还流了点血,还好我知道宝宝不会痛。

  通常情况下,宝宝的脐带会在出生后7~14天、最早3~4天内脱落。在脐带脱落前,为了避免感染,脐部要保持干燥,洗澡后如果浸湿了,用蘸有酒精的棉棒顺时针擦脐带根部进行消毒。


转播到腾讯微博 收藏0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宝宝出生后要做的6件重要事件
快速回复

每日推荐 关闭


郑州妈妈网官方微信号开通,快来扫一扫加关注啦!抛截图还有妈豆奖励哦! ...

郑州妈妈网官方微信号正式开通,现已加入微信公众平台,美妈们快来扫一扫添加关注啦,小编每天精心选择4条热点事件或妈网热门活动进行推送哦! 美妈们可直接通过微信扫描下面的二维码,进行添加;或点添加好友,输入“zzmamanet”查找添加。 添加关注后,别忘了截图并在本帖回复中抛出,可以获得100妈豆的奖励呢!


查看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7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8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