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数: 46 | 浏览数: 3479 |倒序浏览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宝宝生日
0000-00-00 
1#
发表于 2011-10-20 11:35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最近,看到很多姐妹们的帖子都跟生宝宝时老人应不应该帮一把的事情有关,大多数情况是没孩子时,家里老人(多是婆家)天天催,日日催,承诺打包票生活费用照顾全包者有之。到有了宝宝后,家里老人又都开始摆困难,上年纪啦,身体不适啦,居住距离远了之类的拒绝兑现承诺或是打折兑现承诺。并且很多准妈妈们还因为老人前后态度不一致,出尔反尔,影响到孕期心情。这里呢,我想简单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和观点,希望能帮助准妈妈们理理思路,不要在陷在不悦的心情中。
中国家庭的组成现状与国外不同,至今还是没有足够完善的养老制度的,大多数家庭的老人最终还是要选择家庭养老的,今后可以做到完全不靠儿女养老的老人比例非常之少。而且咱们先不说人情道德,就仅是法律上不给老人养老也是不可能的,法理所不容的。所以今后我们要给老人养老那是100%的板上钉钉的事情。而现今大多数家庭还是夫妻双方都要工作才能勉强养家,收支平衡,社会也没有足够完善的就失业福利,和夫妻双方足够长的生育保险假期来解决小宝宝的照顾问题(最多3~4.5个月,宝宝还未断奶就要去上班。)生产后女性大多也要面临失业或是职场机会成本缺失。这一特殊困难事情,双方老人真的一点忙都不帮的话,小三口的生活的确是。。。(此处省略500字)
中国家庭的组成现状大多是夫妻2个人将来要养4个老人1~2个孩子。所以大多数善良有远见的老人,都会在小夫妻结婚生子时,按照能力大小能帮一把就帮一把,来减轻小夫妻的部分负担。这样夫妻两个人才能同心同力一起奔事业,为将来的生活和老人养老储备足够多的物质实力。
总而言之,给老人养老孝敬老人无论是从道德还是法理都是我们这一代人必须要面对和必须要做的事情。但是是抱着“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的心情”心甘情愿的去做,做的尽心尽力,家庭和睦。还是碍于法理带着对“老人当年连把手都不伸的怨恨和不平衡的心理“硬着头皮去做,夫妻争吵,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总结一下,小辈孝敬老人势在必行,但做老人的也一定要善良啊!~

转播到腾讯微博 收藏0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宝宝生日
2011-12-04 
很现实的问题,也很无奈。。。
所以有了孩子,父母帮不了,自己就得多辛苦了。熬过去就好了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宝宝生日
2009-12-10 
现在产假是6个月呀,那是孩子也就大了,没有老人帮忙,就请个保姆。实在不行就自己带,有很多妈妈都是为了孩子全职三年
飒飒妈妈

高 一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宝宝生日
2012-03-23 
没有多少单位能休到六个月产假的,大部分都还是只有三个月
小乙

高 一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宝宝生日
2012-01-05 
不养谁养,婆婆是农村的,就我老公一个儿子,买房子一分钱没帮,现在已经搬来和我常住了
yoyo

高 二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11-08-13 
我也在担心,产假结束了怎么办,家里老人看不了,找保姆又不好找,我怎么能放心的把孩子交给保姆自己去上班呢?
如果可以的话,我宁可请假不上班,不要工资自己在家里带孩子。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11-08-06 
跟我家一样。。。要的时候天天催,说帮看了,帮补贴家用了。。。
要了以后,说顶上还有老人了,自己身体不好了,这了哪了。。。总之是木时间。。。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12-12-18 
小叮当的妈妈@zz 发表于 2011-10-20 14:20
现在产假是6个月呀,那是孩子也就大了,没有老人帮忙,就请个保姆。实在不行就自己带,有很多妈妈都是为了 ...

私企都没有那么长时间地的产假,有的说不定生完孩就辞了你呢,或者是看你怀孕,就找理由炒你鱿鱼

点评

刘老六  是啊!不少JM做完月子回去职位已经没有了,发配去某个冷板凳,或者干脆逼迫你自动辞职  发表于 2011-10-21 20:20

Rank: 10

宝宝生日
2007-08-09 
很多妈妈都是很无奈的放弃了工作
哎,谁让咱是女人啊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宝宝生日
2009-03-12 
楼主说得太对了!顶起来!
[url=http://www.zzmama.net/foo

高 三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2011-04-12 
其实,只要自己想做,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
首先要孩子不是给别人要的,生孩子也不是为了别人而生的!
其次,老人愿意带的,有人觉得有代沟,有矛盾,老人不给带,有人说是不给自己帮忙,反正如果心态不对的话,怎么做都不对啊!
最后,我想说的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不能抱怨任何人!抱怨也没用!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宝宝生日
2011-08-19 
回复 纪然宝宝 的帖子

你说的也不全对,女人这一辈子最难最需要的时候就在孩子出生特别是孩子一岁之内了,如果婆婆有能力的话帮一把也不是件坏事,当然有的人认为照顾得这不好那不好了,希望能体谅,身体毕竟是自己的,自己把自己累坏了一辈子也补不过来。如果有能力就是不帮的话,我想有多少媳妇心里没怨言,难道婆婆就没老的那天吗,也希望媳妇和你一样吗。各自都多想想吧,到底应该不应该帮一把。当然了,孩子是自己生的,也得自己养,不要太依靠别人对你有多好。
石榴妈妈

硕 士

Rank: 20Rank: 20

宝宝生日
2009-06-23 
婆婆帮不帮和孩子赡养不赡养,这是没关系的两个概念。

婆婆就是不帮,孩子们的赡养义务也是逃不掉的。

婆婆养育孩子的义务已完成,养育孙子,就没义务和责任了。如果妈妈们都能这样想,我想就没那么多怨言了,更多的,是感恩。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宝宝生日
2011-07-01 
唉,真的是很多无奈啊
没有的时候老人天天盼
现在有了吧,基本上都是自己带

霜重枫叶红

五年级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宝宝生日
2007-11-06 
回复 石榴妈妈@zz 的帖子

不错,是这样的。
大小宝贝

大 本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宝宝生日
2009-12-26 
幸好我家都是老人帮带着,呵呵
牛牛张汐

大 本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宝宝生日
2009-08-26 
车到山前有路,大不了自己开路呗
反正孩子不能没有人管,不管用什么办法
挺过来就好了,
静静妈

初 三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宝宝生日
2009-10-20 
石榴妈妈@zz 发表于 2011-10-21 22:06
婆婆帮不帮和孩子赡养不赡养,这是没关系的两个概念。

婆婆就是不帮,孩子们的赡养义务也是逃不掉的。

支持你,如果我孩子有了孩子,偶尔可以帮忙照看,长期就不行。
我已经把自己的孩子带大,没有义务再把孩子的孩子带大。老了我应该享受老年人的生活,不想再操劳。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普通家庭生宝宝时老人到底应不应该帮一把?!~ ...
快速回复

每日推荐 关闭


郑州妈妈网官方微信号开通,快来扫一扫加关注啦!抛截图还有妈豆奖励哦! ...

郑州妈妈网官方微信号正式开通,现已加入微信公众平台,美妈们快来扫一扫添加关注啦,小编每天精心选择4条热点事件或妈网热门活动进行推送哦! 美妈们可直接通过微信扫描下面的二维码,进行添加;或点添加好友,输入“zzmamanet”查找添加。 添加关注后,别忘了截图并在本帖回复中抛出,可以获得100妈豆的奖励呢!


查看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7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8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