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数: 3 | 浏览数: 389 |倒序浏览

Rank: 3Rank: 3Rank: 3

宝宝生日
 
1#
发表于 2013-1-16 11:38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当然想买房啦,现在还同女朋友挤在40多平方米的出租屋里。”刚大学毕业一年的李彬目前在一家企业上班,与女朋友在广州员村租了一个一房一厅的小套间,一个月租金将近1500元。

李彬老家在广东清远,父母都是做小本生意的,没有能力帮儿子在广州买房。李彬告诉记者,他还是想靠自己的能力挣钱买房,不想当“啃老族”,也曾想过申请保障房,但考虑再三还是放弃了。

2012年10月,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在全国(港澳台除外)范围,随机抽取5000名城镇受访者进行电话访问,了解公众对住房保障的评价。调查显示未来两年有18%的人想“买商品房自住”,想要“申请保障房”的人占7%。

49%的受访者认为住房保障能带来安心功效

“保障房不是那么容易申请的,听说好麻烦,居住资格也不是永久的,就不想去排队申请了。”当清洁工的申阿姨对保障房的兴趣并不是很大。“我也想买房,但我老公挣的钱不多,还有小孩读书,还要养家里的老人,能吃得饱、有房住就好,买房现在还不敢想。”申阿姨一家2007年从湖南来广州打工,她老公同样是一名清洁工,现在小孩已经回老家读初中。

“现在很难有"经适房"可以买了,多是"公租房",也就是房租比较便宜,房子位置不一定方便上班,而且说不定几个月后就不适合条件要搬走了。” 李彬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各地住房保障更多定位于单一的公租房形式。公租房是解决新就业职工等夹心层群体住房困难的产品。公共租赁住房不是归个人所有,而是由政府或公共机构所有,用低于市场价或承租者能承受的价格,向新就业职工出租,包括一些大学毕业生,还有一些从外地来到城市工作的群体。但是,新旧不一、地理位置不好选择、价格会定期上调、居住资格未必长久、需要排长队申请等因素,也让不少人对保障房望而却步。

调查显示,近两年,超过三成的人有各种形式的房屋需要。其中购房意愿最为突出,18%的人表示想“买商品房自住”,想“申请保障房”的人为7%,略高于想要“到市场上租房”的比例(6%)。

“我好几年前,在广州海珠区买了一套房,当时是4500元一平方米,现在随随便便就要一两万了。孩子都长大了,要用到钱的地方更多,想换套大的都不敢。”46岁的陈昭阳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每个月工资有8000元,还有住房补贴,但仍觉得房价太贵,没能力买新房。

调查显示,对于目前的商品房价格,83%的受访者认为“贵”或“比较贵”,认为便宜的人仅为2%,认为“适中”的人有10%。66%的人表示“不能”承受当前房价。

与此同时,有49%的受访者认为,对解决基本住房需求,住房保障“能”带来安心功效。23%的人认为“不能”。28%的人表示“难说”。

转播到腾讯微博 收藏0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不止66%的人吧
我可不想一辈子给房子打工,等供完房还没好好享受,房子就到年限又归公了

小宋

高 二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11-03-26 
不容易啊
石榴妈妈

硕 士

Rank: 20Rank: 20

宝宝生日
2009-06-23 
谁给出来的数据,百分之六十六,鬼信!!!!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全国城镇民调:66%的人表示不能承受当前房价
快速回复

每日推荐 关闭


郑州妈妈网官方微信号开通,快来扫一扫加关注啦!抛截图还有妈豆奖励哦! ...

郑州妈妈网官方微信号正式开通,现已加入微信公众平台,美妈们快来扫一扫添加关注啦,小编每天精心选择4条热点事件或妈网热门活动进行推送哦! 美妈们可直接通过微信扫描下面的二维码,进行添加;或点添加好友,输入“zzmamanet”查找添加。 添加关注后,别忘了截图并在本帖回复中抛出,可以获得100妈豆的奖励呢!


查看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7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8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