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4-10-22
- 阅读权限
- 31
- 积分
- 701
- 精华
- 0

- 宝宝生日
-
|
7号站 黄河路站
花园路与黄河路交叉口南侧
黄河路为城市主干道,是早期的北二环,建于1954年,1956年命名,命名初期西起沙口路,东至花园路,花园路以东曾名为纬六路。后又向东延伸至东明路,统称黄河路,并于2003年继续向东经立交桥与中州大道衔接。
8号站 紫荆山站 紫荆山路与金水路交叉口
是1、2号线换乘站。据史料记载:“紫荆山系商代北城墙遗址。历史上郑州风沙灭害普遍,稍有风起,黄沙弥漫,遮天蔽日,天长日久,黄沙淹没了城墙,由于沙积渐厚而高,形成沙丘土‘山’,最高的‘山’为9米多,宽仅1.2米。”从明、清开始,当地人民为固沙、防止黄沙南移,开始在沙丘上栽种耐干旱、耐盐碱的灌木柽柳、刺槐,而种植最多的还数生命力强、繁衍迅速、有观赏价值的灌木紫荆。柽柳和紫荆的大面积生长,有效遏制了沙丘的蔓延,而且还把沙丘装扮得郁郁葱葱。为避灾图吉利,当地百姓便约定俗成地把沙丘叫成紫荆山,一直沿用至今。1958年此地辟建为公园,挖湖堆山,种植品种繁多的奇花异草和名贵树木,命名为紫荆山公园。1982年4月,公园西侧落成开业的百货大楼取名紫荆山百货大楼。1994年年底四桥一路通车,这里新建的立交桥被定名为紫荆山立交桥。9号站 东大街站 紫荆山路与东大街交叉口南侧
东大街是我市主干道,于上世纪末进行大规模扩宽改造,昔日的狭窄街道变得宽敞明亮。该街历史悠久,明清时期称敏德街,寓意崇尚美德,做品行端正之人。明朝各地出现了祭祀关羽的“武庙”,相对而言,各地的“孔庙”被称为“文庙”。因郑州的孔庙建于此,始称文庙街、庙胡同。1912年称东街、东大街,1927年冯玉祥将军驻郑,为缅怀北伐统帅孙中山先生,该街更名为中山东街,1966年更名为解放东路,1979年恢复东大街。
10号站 陇海东路站 紫荆山路与陇海东路交叉口南侧
陇海东路是我市主干道,解放前因陇海车务处驻在这里,又是东西走向,故名陇海马路。 来自[妈妈网Android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