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数: 10 | 浏览数: 3497 |倒序浏览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宝宝生日
null 

文昌星

1#
发表于 2015-12-25 10:29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随着冷空气的到来和持续的雾霾天,诱发了不少小病号。近日郑州儿童医院门诊量刷新纪录,主要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包括感冒、扁桃体发炎、气管炎之类的疾病,其他疾病没有显著上升。

特别需要提醒家长的是,目前是流感高发季节,医生说,虽然目前只有散发病例,但是根据门诊情况来看,接下来流感发病人数可能有增多的趋势。

1.webp.jpg





有网友说,凌晨到儿童医院就诊,已经没有床位了,希望各位有宝宝的网友,一般的感冒发烧就不要去儿童医院添堵啦。

2.webp.jpg




1.儿科门诊病人特别多,医生加班加点

“进入12月,郑州儿童医院门诊量4200——5200多人次,门诊患儿比较多,不过数量并没有突破以往最高值。”

“这一段时间,不止东区儿童医院,东三街和西区医院都挤满了人”郑州儿童医院宣传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有的家长只能抱着小朋友,在输液室外等位置。

3.webp.jpg




(网络图)

比较突出的主要是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包括感冒、扁桃体发炎、气管炎之类的疾病,其他疾病没有显著上升。

4.webp.jpg




从11月中旬开始,儿童医院门诊量创新高的现象,全国很多地方的儿科门诊量都非常高。有报道说,上海一些医院的儿科门诊平均每位患儿要等4到6小时,有医生呼吁:一般的感冒发烧就不要去儿童医院添堵了,把有限的医疗资源留给最需要的患儿。

2.呼吸道感染高发期,尽量少带孩子外出

郑州市儿童医院呼吸科主任汤昱介绍,近半个月来,受天气干燥、空气污染的影响,到儿童医院就诊的患儿依然是以呼吸道感染、发烧以及胃肠道感染等常见疾病为主,大多为3岁以内的幼童,特别是有些体质不好的孩子,抵抗力差,气道较为敏感,一受刺激就容易感冒发烧。

自进入11月以来,医院儿科门诊的接诊量就开始增加,现在病房也开始加床来应对患儿增多,提醒家长务必帮助孩子提前做好预防。

“每年的11月至次年2月是儿童流感的高发季,主要是6个月至3岁年龄段的患儿,这个年龄段是孩子免疫力最差的一个阶段,最容易受到细菌、病毒以及其他致病因素的影响,所以一定要注意做好防护措施。”

目前严重的雾霾天气对呼吸道疾病的高发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雾霾的天气,污浊的空气使得病菌容易滋生,且不易被驱散,这样会增加人感染的几率,对于各方面系统发育还不够成熟、抵抗力较差的儿童来说尤其如此。“目前来看,根据门诊的情况,接下来估计会有增多的趋势。”

汤昱提醒,现在雾霾天气较为严重,是呼吸道感染高发期,建议家长尽量少带孩子外出,外出时戴上口罩,外出归来,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肤,选择些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给孩子喝水。

3.医院更容易交叉感染,一般感冒孩子不要送医院

5.webp.jpg




人感染甲型流感的途径,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如咳嗽、打喷嚏等。预防流感,除了提前注射流感疫苗外,还要注意日常防护、少去人多拥挤的地方、室内通风等。

流感和普通感冒的症状很相似,会出现发烧、乏力、四肢酸痛等症状。但是,一出现感冒发烧,就往医院挤,也不可取。因为医院里患儿多,空间小,空气不流通,发烧交叉感染的几率会比平时高得多。

6.webp.jpg




很多患儿因为感冒发烧到医院看病,结果烧退下去了,却因为交叉感染,又染上了轮状病毒,开始拉肚子。这样的情况已出现多例。所以,如果孩子出现感冒发烧,精神状态还好的话,可以先采取物理降温,不用急着送医院。

小孩子病了,要不要送医院,还是要看精神状态好不好,年龄比较大的孩子如果只是干咳几声,精神状态还好的话,不建议马上去医院,如果精神不好或伴有吐拉,则要送医院。

转播到腾讯微博 收藏1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宝宝生日
null 

文昌星

一分钟吸鼻大法,父母必学!

日本之前就有一个能够轻松帮幼儿吸鼻涕的方法,而且只要利用家里的卫生纸就可以做到。

第一个步骤就是要把卫生纸平折成长条状,并让手心内侧那边较长。

7.webp.jpg




把卫生纸靠在小孩的鼻子上,然后拉住短得那边往下抽,鼻涕就会被拉出来啦!

8.webp.jpg




这个方法利用了鼻涕的黏性,小孩们都会觉得很有趣,不会再四处乱跑不乖乖擤鼻涕。

9.webp.jpg




如果小孩有感冒严重流鼻涕,更是要帮他把鼻腔里的鼻涕清干净,感冒才会好得快喔!

10.webp.jpg




用卫生纸扯出来的鼻涕会长长一条,有时候小孩还会觉得很有趣在旁边看,也终于不会擤到整个鼻子都红通通脱皮了。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宝宝生日
null 

文昌星

最近空气不好,雾霾来袭,家长更要千万注意!

雾霾天还能带孩子外出吗?

1、尽量减少出行

在有雾霾的天气,原则上应该尽量孩子避免出行,因为他们的呼吸**还没有发育成熟,所以更容易受到雾霾的伤害。特别是雾霾比较严重的天气,比如PM2.5的指数已经超过300,出去玩耍,弊大于利。

11.webp.jpg




2、如果出门,选能见度较好的时段

如果有必须出去的情况,例如宝宝已经好几天没门,必须要去透透气,或者需要购买物品或看病等,那么最好选择能见度比较好的时段。比如周末的清晨或者平常上班高峰前的清晨,此时空气中的颗粒物会相对较少。

12.webp.jpg




3、备好“神器”再出门,口罩最好为纯棉

虽然有研究证明N95口罩对PM2.5的抵御能力明显高于普通的纯棉口罩,但是因为这种口罩密封性非常好,堵住宝宝的口鼻,很容易导致孩子的呼吸不畅。

而且对于月龄较小还不会表达的宝宝来说还会有窒息的危险,因此所以出于安全的考虑,还是建议给6岁以下的宝宝戴纯棉材质的口罩。

13.webp.jpg




4、抓住机会“透口气”!风大时赶紧开窗

在风大的时候,开窗通风,空气至少是流动的,停留在室内的颗粒物也会少一些。但如果是雾霾非常严重的天气,最好不要开窗,可以在室内购买空气净化器来过滤空气,也可以减少宝宝过敏的几率。

5、打开加湿器,悬浮颗粒全落地

加湿器能使空气里的湿度增加,湿度增加以后,空气中的颗粒物就容易落到地面,而不是悬浮在空中,减少家人和宝宝吸入颗粒物的机会。所以妈妈们可以购买加湿器在家备用,等到雾霾天气严重时就可以派上用场。

14.webp.jpg




6、勤漱口来勤洗手,雾霾颗粒无处藏

雾霾可以通过鼻子进入人体的呼吸道,也可以通过口腔进入人体的消化道,给宝宝用清水勤漱口,可以将口腔中的雾霾颗粒冲刷出去,避免对消化道的伤害;而细小的灰尘无孔不入,尽量选择温水清洗手脸,才能把身上的灰尘清洗掉。

15.webp.jpg




7、多喝水、多吃清肺化痰的水果

孩子平时要多喝水,防止呼吸道黏膜受损。注意饮食清淡,少食刺激性食物,多吃些豆腐、牛奶等食品。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有清肺、化痰功效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比如梨、枇杷、橙子、橘子等。

妈妈们快把这些小知识分享出去
让你身边的宝宝们
也为了你自己
健康的度过这个缥缈虚无的冬天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2013-01-22 
天呀,这么多人就诊呀,我家妞没有被传染真是万幸

Rank: 10

宝宝生日
 
公众应加强体育锻炼,及时防寒保暖,注意个人营养和休息,注意个人卫生,加强室内空气流通,定期进行预防性空气消毒,避免去一些人群**的地方。若出现流感样症状,应及时就医。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宝宝生日
 
天呀!太可怕啦!
来自[妈妈网Android版]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宝宝生日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宝宝生日
 
俺妞也感冒咳嗽啦啦!
来自[妈妈网Android版]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郑州儿童医院日接诊已达5200人!这种病毒卷土重来 ...
快速回复

每日推荐 关闭


郑州妈妈网官方微信号开通,快来扫一扫加关注啦!抛截图还有妈豆奖励哦! ...

郑州妈妈网官方微信号正式开通,现已加入微信公众平台,美妈们快来扫一扫添加关注啦,小编每天精心选择4条热点事件或妈网热门活动进行推送哦! 美妈们可直接通过微信扫描下面的二维码,进行添加;或点添加好友,输入“zzmamanet”查找添加。 添加关注后,别忘了截图并在本帖回复中抛出,可以获得100妈豆的奖励呢!


查看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7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8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