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2-2-6
- 阅读权限
- 31
- 积分
- 8352
- 精华
- 1
       
- 宝宝生日
- 2006-08-25
|
猜灯谜起源于讽刺
元宵节除了赏灯、观灯,传统习俗中还有猜灯谜的活动,关于猜灯谜的来源,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有个财主,人称笑面虎,非常势利,只要是衣着体面的人,就拼命巴结,见到穷人,则吹胡子瞪眼。有个叫王少的青年,一次去借粮,因为衣服破烂,被毫不留情地赶了出去。王少回家后心里不平,于是在元宵之夜,扎了一顶大花灯,来到笑面虎家门前。这大花灯上题着一首诗,笑面虎上前观看,只见上面写着:头尖身细白如银,称称没有半毫分。眼睛长到屁股上,光认衣裳不认人。
笑面虎看罢,气得面红耳赤,暴跳如雷,嚷道:“好小子,胆敢来骂老爷。”便命家丁去抢花灯,王少忙挑起花灯,笑嘻嘻地说:“老爷莫犯猜疑,我这四句诗是个谜,谜底就是‘针’,你想想是不是。这‘针’怎么是对你的呢?莫非是‘针’对你说的,不然你又怎么知道说的是你呢?”笑面虎想想觉得有些道理,只好气得干瞪眼,灰溜溜走了,周围的人都乐得哈哈大笑。此事传开后,第二年元宵,人们纷纷仿效,将谜语写在花灯上,供人猜射取乐。
祈福消灾而来的习俗
元宵节是一个喜庆的日子,在传统社会中元宵节甚至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可以称之为中国的情人节。元宵灯会期间,传统习俗不允许外出的年轻女孩,终于有机会结伴游玩,这就给未婚男女提供了相识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灯会也是青年情人相会的好机会。
元宵节的习俗有很多,耍龙灯、踩高跷、舞狮子、划旱船等都是众所周知的习俗,都是元宵节的喜庆元素。此外,传统社会人们在庆祝节日的同时,因为畏惧可能的灾难,还流传着一些特别的习俗。
逐鼠主要流传在养蚕人家,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听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于是人们就在正月十五熬上一锅粥,盛好放在老鼠出没的地方,祈求来年老鼠不再吃蚕。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
迎紫姑也是祭祀祈福的习俗,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紫姑是一个大家的小妾,为大妇所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厕间,成为厕神。之后民间流传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