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数: 3 | 浏览数: 893 |倒序浏览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宝宝生日
2006-08-25 
1#
发表于 2013-2-22 11:23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元宵节快到了,我来给大家收集一些元宵节的风俗吧,当孩子问起来,还可以给他说个一二三,树立下有才妈妈的形象。
提及元宵节,首先想到的肯定是观灯和吃元宵,这是至今依旧流行的元宵节习俗。翻开历史,传统元宵节的习俗远不止这两项,重新温习猜灯谜、走百病、迎紫姑等传统习俗,这个元宵节也可有不一样的感触。
元宵节节期有长短
元宵节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一种是汉文帝为纪念平定“诸吕之乱”而产生元宵节;一种是来源于道教的“三元说”;第三种是东汉明帝提倡佛教,学习佛教正月十五僧人点灯敬佛的做法,形成元宵节;还有一种说法是源于“火把节”。如今元宵节起源具体是哪种说法已经无可考证,惟一能确定的是元宵节起源于汉代,跟火和灯离不开关系。从汉**始,元宵节几经发展,惟一不曾间断的就是观灯习俗,事实上观灯习俗随着朝代也发生了变化。
在汉代元宵节的节期只有一天,到唐代发展为三天,宋代变成了五天,到明代更是自正月初八开始点灯,正月十七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
十天的灯期,最初张灯的那天叫“试灯”,十五这天叫“正灯”,最末一天叫“残灯”、“阑灯”,也有叫“神灯”、“人灯”、“鬼灯”之说。十四日夜为“神灯”,祭神明先祖;十五日夜叫“人灯”,用来避除蝎虫;十六日夜为“鬼灯”,放在丘墓、原野,为了游魂得到可以脱离鬼域。


转播到腾讯微博 收藏0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宝宝生日
2006-08-25 
猜灯谜起源于讽刺
元宵节除了赏灯、观灯,传统习俗中还有猜灯谜的活动,关于猜灯谜的来源,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有个财主,人称笑面虎,非常势利,只要是衣着体面的人,就拼命巴结,见到穷人,则吹胡子瞪眼。有个叫王少的青年,一次去借粮,因为衣服破烂,被毫不留情地赶了出去。王少回家后心里不平,于是在元宵之夜,扎了一顶大花灯,来到笑面虎家门前。这大花灯上题着一首诗,笑面虎上前观看,只见上面写着:头尖身细白如银,称称没有半毫分。眼睛长到屁股上,光认衣裳不认人。
笑面虎看罢,气得面红耳赤,暴跳如雷,嚷道:“好小子,胆敢来骂老爷。”便命家丁去抢花灯,王少忙挑起花灯,笑嘻嘻地说:“老爷莫犯猜疑,我这四句诗是个谜,谜底就是‘针’,你想想是不是。这‘针’怎么是对你的呢?莫非是‘针’对你说的,不然你又怎么知道说的是你呢?”笑面虎想想觉得有些道理,只好气得干瞪眼,灰溜溜走了,周围的人都乐得哈哈大笑。此事传开后,第二年元宵,人们纷纷仿效,将谜语写在花灯上,供人猜射取乐。
祈福消灾而来的习俗
元宵节是一个喜庆的日子,在传统社会中元宵节甚至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可以称之为中国的情人节。元宵灯会期间,传统习俗不允许外出的年轻女孩,终于有机会结伴游玩,这就给未婚男女提供了相识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灯会也是青年情人相会的好机会。
元宵节的习俗有很多,耍龙灯、踩高跷、舞狮子、划旱船等都是众所周知的习俗,都是元宵节的喜庆元素。此外,传统社会人们在庆祝节日的同时,因为畏惧可能的灾难,还流传着一些特别的习俗。
逐鼠主要流传在养蚕人家,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听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于是人们就在正月十五熬上一锅粥,盛好放在老鼠出没的地方,祈求来年老鼠不再吃蚕。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
迎紫姑也是祭祀祈福的习俗,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紫姑是一个大家的小妾,为大妇所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厕间,成为厕神。之后民间流传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

Rank: 10

宝宝生日
 
学习了,顶一个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元宵节风俗大集锦,灯会竟然有十天(分别有不同的说法),猜灯谜 ...
快速回复

每日推荐 关闭


郑州妈妈网官方微信号开通,快来扫一扫加关注啦!抛截图还有妈豆奖励哦! ...

郑州妈妈网官方微信号正式开通,现已加入微信公众平台,美妈们快来扫一扫添加关注啦,小编每天精心选择4条热点事件或妈网热门活动进行推送哦! 美妈们可直接通过微信扫描下面的二维码,进行添加;或点添加好友,输入“zzmamanet”查找添加。 添加关注后,别忘了截图并在本帖回复中抛出,可以获得100妈豆的奖励呢!


查看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7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8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