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数: 4 | 浏览数: 314 |倒序浏览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2009-12-15 
1#
发表于 2012-4-28 22:22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什么年龄做妈妈最好?

  女性25~29岁是生育的最佳年龄段。不过如果你已经或即将成为高龄准妈妈,也不必过度担忧。此时最重要的是做好产前检查,以便发现问题时及时处理。此外,许多优生检查可在怀孕早期进行。

  准妈妈选择在最佳生育年龄期生育,对于胎儿的生长发育,对未来孩子的成长都是十分有利的。

  生育虽然是婚后的自然规律,但掌握它的主动权使其更加科学,对家庭和社会都是有利的。年轻夫妇建立家庭之后,何时生育更加适合,要从很多方面来考虑。

  女性在13岁左右开始进入青春发育期,卵巢发育成熟,开始周期性地排卵和月经来潮,这时就已经具备了做妈妈的能力。育龄时间一般可持续30多 年。25~35岁这段时间是生育功能最旺盛的时期,是最佳的受孕时期,进入更年期(45~55岁)后,生育力就逐渐减退,最后生殖器官萎缩,月经停止。这 时生育力也就完全丧失了。

  因此,一般认为,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在25~29岁。这个时期从身体状况到社会经验都是女性生育的黄金时期。此时身体发育已经成熟,激素分泌旺 盛,胎儿发育环境好,有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同时产妇的胎位异常率和手术几率均低于其他阶段,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率也低,母亲和孩子的身体健康都可以 得到保障。

  一般来讲,23岁前,女子正处在身体各器官急速发育时期,生殖系统还不完全成熟,过早结婚生育,容易给生殖器官留下隐患,导致疾病。而且,正当 发育时期的女性本身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各种矿物质、微量元素等等。倘若过早结婚生育,胎儿就要从母体内获得以上营养物 质,母体和胎儿的同时需求势必造成供应不足,结果影响胎儿的健康,也可能使母体受到影响。早育母亲往往刚到中年,就会出现未老先衰、腰腿疼痛等症状。

  这时医生就会告诉你与过早生育有关系,此时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对孩子的影响有时还会造成身体和智力发育的不良,以致带来终生痛苦。

  随着职业女性的增多,高龄产妇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医学上将35岁以上产妇称为高龄初产妇。与适龄生育相比,高龄初产妇要承担更多的风险:分娩时 间越迟,越容易生下畸形儿。这时的女性不但卵细胞老化,而且还易受到病毒感染、物理及化学的刺激、激素变化的影响等,导致人体卵子分裂发生异常,受精后形 成的个体就产生染色体病,比如先天愚型儿的悲剧。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子宫的收缩力和阴道的伸张力也变差,开宫口慢,自然分娩困难,所以高龄产妇产程可能 比年轻产妇长,剖宫产几率也比年轻产妇高,容易发生大出血和难产。此外,高龄产妇可能面对的还有来自妊娠的并发症。

  高龄产妇生育后还要面临养育和教育问题。高龄产妇在精力和体力上都比不上较年轻的父母,生完孩子后还要以从前双倍的精力投入工作……这一切都是高龄产妇需要面对的烦恼。
转播到腾讯微博 收藏0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02-1-8 
需要注意的事情很多啊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宝宝生日
2012-07-30 
呵呵,我26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02-4-22 
不错,人生重要的事情啊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宝宝生日
2012-07-24 
哈~我26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什么年龄做妈妈最好?
快速回复

每日推荐 关闭


郑州妈妈网官方微信号开通,快来扫一扫加关注啦!抛截图还有妈豆奖励哦! ...

郑州妈妈网官方微信号正式开通,现已加入微信公众平台,美妈们快来扫一扫添加关注啦,小编每天精心选择4条热点事件或妈网热门活动进行推送哦! 美妈们可直接通过微信扫描下面的二维码,进行添加;或点添加好友,输入“zzmamanet”查找添加。 添加关注后,别忘了截图并在本帖回复中抛出,可以获得100妈豆的奖励呢!


查看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7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8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