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胎 盘 (一)胎盘的形成胎盘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母体的底蜕膜,一部分是胎儿的丛密绒毛膜。受精后,子宫内膜进一步增厚变为蜕膜,在孕卵种植部位的蜕膜即为底蜕膜,形 成胎盘的母体部分。孕卵外围在妊娠早期布满绒毛,以后与底蜕膜接触的绒毛由于功能旺盛,分枝复杂形成丛密绒毛膜,为日后形成胎盘的子体部分。绒毛膜的绒毛伸入底蜕膜时破坏了蜕膜组织,在绒毛周围出现了间隙,其中充满了母体子宫动脉来的血液。胎儿的血液经脐带到胎盘,分支进入绒毛血管。绒毛血管内之胎儿血与绒毛间隙内之母体血隔着绒毛中的血管壁,绒毛上皮及绒毛间质进行物质交换,保证胎儿获得营养,排泄废物和呼吸功能的正常进行。 (二)胎盘的形状 正常足月妊娠胎盘是一圆形盘状器官,平均面积为15×20平方厘米,中央稍厚,重450-500克,约为胎儿体重的1/6。胎盘母体面因含胎儿血红蛋白故呈暗红色。表面粗糙不规则,被分割成许多胎盘小叶。子体面呈灰白色,被覆一层光滑羊膜。 (三)功能有如下几种 1.物质交换功能: (1)气体交换 因母血氧分压高,脐带血二氧化碳分压高,氧气与二氧化碳通过扩散作用进行交换。 (2)供给营养胎儿通过胎盘从母血中摄入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无机盐及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3)排泄废物胎儿的代谢产物如尿素、尿酸、肌酐及肌酸进入母血而排出。 2.防御功能:胎盘能防止细菌通过,免疫物质也可以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但药物和一些病毒也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影响胎儿健康。 3.新陈代谢功能:胎盘含有多种酶,具有高度的生化活性,可以进行合成及分解代谢。如将葡萄糖合成糖元,合成蛋白质等。 4.内分泌功能:可以分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生乳激素、雌激素及孕酮等。这些激素可以促进黄体发育,维持妊娠,促进胎儿生长发育。 二、胎 膜 胎膜是由蜕膜、绒毛膜及羊膜组成。是官腔内侧的一层薄膜,包裹着羊水和胎儿。具有分泌和吸收羊水、防止细菌进入官腔、避免感染、保护胎儿之作用。 三、脐 带 脐带连接着胎儿和胎盘,是一条索状物,为胚胎发育过程中羊膜囊扩大包围体柄和卵黄囊而成。至胚胎第5周时,形成脐带。脐带长约40-60厘米。若短于30厘米为过短,超过70厘米为过长。过短可牵拉,过长可绕颈,都会导致受压,使血流受阻,可引起胎儿宫内窒息(缺氧),甚至死亡。 脐带内含有二条脐动脉和一条脐静脉。胎儿通过脐带与母体进行营养和代谢、物质交换。 四、羊 水 羊膜腔内的液体称为羊水,羊水量随孕期而渐增,至孕36-38周时达高峰,平均1000毫升。羊水通过羊膜及胎儿呼吸、吞咽和排尿等,进行水与电解质交换,约每3小时全部更新一次,若羊水循环失调,则可形成羊水过多或过少。若超过2000毫升,为羊水过多,可压迫胎儿,使胎儿发育受到影响。少于500毫升,为羊水过少,可使羊膜与胎儿发生粘连。 羊水的功能: 1.保护胎儿,防止胎儿与羊膜粘连并使胎儿免受外来撞击。 2.保持胎儿周围的温度。 3.保持子宫的压力,分娩时可传导压力,使宫口开大,以利胎儿娩出。 4.利用羊水中胎儿代谢产物的含量测定或通过细胞学的检查,以判断胎儿性别,以及有无先天畸形和遗传病。还可提供胎儿是否成熟,胎盘功能变化及有无宫内窒息等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