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数: 7 | 浏览数: 1647 |倒序浏览

Rank: 20Rank: 20

宝宝生日
2008-09-11 
1#
发表于 2008-11-19 20:48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从医学科学的要求来看,临床上对剖宫产有着严格的规定,比如,产妇年龄在35岁以上,身高150厘米以下,胎儿的头过大而产妇盆腔太小或产道狭窄,造成产妇无法自然分娩,以及由于各种原因发生胎儿宫内紧急,等等,符合这些临床指征才可以考虑采取剖宫产取胎。
  同时,应该指出的是,剖宫产只能是一种应急措施,它对解决难产、保全胎儿和孕妇的生命是有效的。但其安全性也只是相对而言,对孕妇产后的身体健康,会带来弊端;因此,对剖宫产手术的选择,无论是医生还是孕妇本人及其家属,都必须慎重,不可随意。
  剖腹产手术适用于孕妇不能经阴道分娩,或阴道分娩危及孕妇或胎儿的安全时。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医生及患者就应该考虑进行剖腹产手术,以确保母子安全:
  (一) 危及胎儿:
  1、血氧含量降低;
  2、心率过低或过高;
  3、子宫异常:子宫过小、疤痕子宫或子宫畸形;
  4、多胎妊娠;
  5、子宫颈异常:宫颈口过松;孕妇患活动期生殖器疱疹感染;
  6、胎盘及脐带异常:前置胎盘胎盘早剥
  7、发育异常
  (二) 危及孕妇:
  1、头盆不称:胎儿头过大,不能通过骨盆;
  2、产程过长;
  3、胎位不正:臀位;横位;
  4、高龄产妇(年龄大于40岁);
  5、孕妇处于危急状态(妊娠毒血症,先兆子痫,子痫,高血压)。
  通俗地说,剖宫产是孕妇在分娩的过程中,由于孕妇或胎儿的原因,无法使婴儿顺利地自然降生而由医生采取开刀手术取出胎儿的一种方法。其实这已经很清楚,施行剖宫产手术的前提是:孕妇不能自然分娩,胎儿宫内情况紧急不容孕妇自然分娩。
一、切开腹部
二、切开羊膜
三、婴儿头部离开母体
四、肩部离开母体,可以见到脖子上缠绕着脐带
五、婴儿完全分离出来  
六、为婴儿的脐带断端缝合消毒
  萱妈叮咛:
  呵呵,把这样血淋淋的镜头展示给准妈妈,并不是想吓唬谁,十月怀胎虽然谁都不轻松,但过程基本是相同的,可是临分娩前,我们却面临着截然不同的分娩选择。当然,自然分娩任何时刻都应成为我们的首选,只是当我们不得不通过剖腹来诞下我们的小宝贝时,也许略微了解其过程,也会增加我们的信心。况且剖腹产的技术在今天已经相当的成熟了,我们无需为技术担心,剩下的,就是我们热烈的期盼和无畏的精神!

转播到腾讯微博 收藏0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09-03-06 
说实话,楼主,我看见这个血淋淋的镜头感觉内心一阵恐惧,呵呵,不是胆小,我有说不出来的一种感觉,我也不知道怎么表达才好的

Rank: 10

宝宝生日
0000-00-00 
呵呵,是啊,感觉是血淋淋的,但是这个是剖腹产必须要经受的啊

Rank: 11Rank: 11

宝宝生日
0000-00-00 
能顺还是顺吧,这个剖腹产的过程我看碟子都看了好几遍了,可是现在看还是有点心有余悸 的呵呵,反正是心里不好受的啊
诺诺妈

硕 士

Rank: 20Rank: 20

宝宝生日
2008-03-01 
楼主从那里弄来的,好吓人!我顺产生的,生完连眼都不想挣一下,所以什么也没有看到,没有感到怎么害怕。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宝宝生日
2009-05-17 
呵呵,我想还是不要看的好,看了以后心理面发毛啊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宝宝生日
0000-00-00 
太恐怖了啊,都不敢看了,还是顺产好吧

Rank: 11Rank: 11

宝宝生日
0000-00-00 
呜呜,医生说我顺产的几率比较小的,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真实!剖腹产全过程图解(胆小勿进)
快速回复

每日推荐 关闭


郑州妈妈网官方微信号开通,快来扫一扫加关注啦!抛截图还有妈豆奖励哦! ...

郑州妈妈网官方微信号正式开通,现已加入微信公众平台,美妈们快来扫一扫添加关注啦,小编每天精心选择4条热点事件或妈网热门活动进行推送哦! 美妈们可直接通过微信扫描下面的二维码,进行添加;或点添加好友,输入“zzmamanet”查找添加。 添加关注后,别忘了截图并在本帖回复中抛出,可以获得100妈豆的奖励呢!


查看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7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8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