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0-10-16
- 阅读权限
- 31
- 积分
- 3160
- 精华
- 2
     
- 宝宝生日
- 2011-03-02
|
本帖最后由 我爱童童宝贝 于 2011-5-13 10:45 编辑
今天刚睡醒,就听到客厅里有人在大声的说话,起床看到一个陌生的人,就知道是我婆婆找的保姆阿姨了。人很爽快,一直在不停的聊天。婆婆一见我,就说:一会让你阿姨给你讲个事情吧,可吓人。一听我还真吓了一跳,阿姨的邻居有个宝宝特别可爱。生下来的时候不知道,后来觉得孩子老呼呼的,就去医院做了彩超检查,发现卵圆孔3毫米,最后好像是一岁多的时候去检查没有减少,反而更大了。孩子就准备去五院做手术,结果输液的时候,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是医院的还是家属的不清楚,一般心脏问题是要滴很慢的滴液的,但是他们家的孩子滴的很快,最后,孩子说喘不过气,他们又没有给正确的救治,硬是从12楼搬了下来,最后孩子走了。
阿姨的女儿是儿童医院外科的,也多少懂一点,她说这样做是不对的,一点不专业。她说五院这几天连走了两个宝宝,还有一个是南阳的,医院赔了点钱。
这些都是阿姨说的,到底是因为什么宝宝离开了,也说不清楚。但是还是给妈妈们提个醒,关于卵圆孔,关于生命。
关于卵圆孔
卵圆孔是胎儿发育必需的一个生命通道,来自母亲的脐静脉血也正是经此通道进入胎儿的左侧心腔,然后分布到全身,以此提供胎儿发育所需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孩子出生时,随着第一声啼哭,左心房压力升高,卵圆窝瓣被压在卵圆窝边缘上形成功能性闭合,而解剖上的完全闭合一般要到出生后5―7个月。因此在一岁以内有可能保持开放,可能会有少量分流,甚至有5%―10%的人卵圆孔终生保持开放而不闭合,但对心脏的血流动力学并无影响。因此婴儿时期的卵圆孔未闭属正常生理现象,不是先心病,一般不需要做手术。但是,如果房间隔中央的缺损较大,大于8―10毫米,分流量大,则称为中央型房间隔缺损,需要手术修补。手术时机应争取在幼儿2―4岁时完成。
关于儿童输液
对于输液这些我不是很了解,但是我知道心脏有问题,是不可以输太多液体增加心脏负担的,所以输液一定要慢,是根据心率来输的。保姆阿姨说这个宝宝当时就是因为报错了体重,输液得太快,后来再改成慢的已经来不及了。宝宝即使到了最后心脏的卵圆孔也只有5毫米的差距,其实即使有的人卵圆孔终生不闭合也不至于致命的。而且我觉得很奇怪的事情,宝宝一旦出现了喘,应当测心率,给予吸氧,同时用利尿剂和西地兰治疗,因为我知道心脏有问题的,从气喘到失去呼吸很快的,就是30分钟左右的事情,应该抓住这个时机给予治疗抢救,怎么能搬来搬去呢?
但是那两个生命已经走了,再惋惜也只是后话,但是我真的觉得现在的医院缺乏救死扶伤的精神,或者是有些医生护士连最起码的知识都不懂,也没意识到。对于医院,失去了生命,如果家人闹的厉害,最多赔点钱。对于那些孩子的家人,却是无止尽的终身的痛苦。 医院本来是给人以希望的,却总是因为大意给人带来创伤。真是遗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