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数: 3 | 浏览数: 508 |倒序浏览

Rank: 2Rank: 2

宝宝生日
2006-11-28 
1#
发表于 2011-10-22 20:36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感冒后不可随意使用消炎药、抗菌药
近期天气很不稳定,感冒患者骤然增多。许多患者习惯自行服用头孢类抗菌药物,消炎治感冒。这一传统做法反映出部分患者在用药理念方面的误区。
我国抗生素滥用极其严重,除了药房存在违规处方类抗生素,医院也会为回扣或防患未然而不合理使用抗生素;而且村民给家畜家禽大量喂食抗生素,动物饲料商反映饲料中也会普遍添加抗生素。
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医院教授肖永红说,那些直接摄入和动物体内残留的抗生素,都会加速人们体内细菌的耐药速度。所以必须有相应法规用于规范抗生素的使用。
在全国范围内有一种普遍现象,基层医生甚至城市医院的医生治疗感冒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多用抗生素、激素、打点滴。病孩家长笃信这些,医生也认为使用这“三大件”比较“保险”。
事实上,一般的感冒都是病毒感染而非细菌感染所致,消炎药只针对细菌感染发挥作用,不但无益缓解病情,更会增加治疗成本。正是因为吃错了药,人们才会认为伤风感冒不易治愈。患者还是要遵医嘱,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或尽可能以感冒胶囊、快克、复方鲜竹沥液、氨酚烷胺胶囊等常规感冒药物替代。
如果确实需要使用抗菌药物,则一定要按时、按量服用。处方上明明要求服用7天的,不能因为三五天后症状有好转,想着是药三分毒就停用了。这样不科学的做法更会刺激细菌的耐药性,既容易造成病情反复,也会影响日后治疗的效果。
其实,滥用抗生素、激素、打点滴的危害甚多:感冒对抗生素不“感冒”,抗生素主要对细菌有杀灭作用。人们治疗疾病时候,应用的抗生素,同时也锻炼了细菌的耐药能力。这些细菌及微生物再次传染给其他病人的时候,就对原来应用的抗生素产生了一定的耐药性。如此反复传播,最终的某个时候,他最终对这种抗生素不再敏感。也就是说,人们无度的滥用抗生素,最终将导致人们对于那些耐药的细菌及微生物束手无策。
在欧美的发达国家抗生素的使用量大致占到所有药品的10%左右。而我国最低的医院是占到30%,基层医院可能高达50%。
正是由于药物的滥用,使病菌迅速适应了抗生素的环境,各种超级病菌相继诞生。过去一个病人用几十单位的青霉素就能活命,而相同病情,现在几百万单位的青霉素也没有效果。由于耐药菌引起的感染,抗生素无法控制,最终导致病人死亡。在上世纪60年代,全世界每年死于感染性疾病的人数约为700万,而这一数字到了本世纪初上升到2000万。死于败血症的人数上升了89%,大部分人死于超级病菌带来的用药困难。
再不控制抗生素的滥用,对我们对世界都将导致异常灾难。感冒不可随意使用消炎、抗菌药。

转播到腾讯微博 收藏0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宝宝生日
2009-11-18 
关注,现在先帮你顶一下
诺诺妈

硕 士

Rank: 20Rank: 20

宝宝生日
2008-03-01 
回复 寂寞的孩子 的帖子

是的,远离抗生素,就用我家的感冒贴,联系方式QQ394142704 旺旺nature5212000 电话15838356972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08-06-28 
现在基本不用消炎药了,感冒贴益气贴我觉得更安全些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感冒后不可随意使用消炎药、抗菌药
快速回复

每日推荐 关闭


郑州妈妈网官方微信号开通,快来扫一扫加关注啦!抛截图还有妈豆奖励哦! ...

郑州妈妈网官方微信号正式开通,现已加入微信公众平台,美妈们快来扫一扫添加关注啦,小编每天精心选择4条热点事件或妈网热门活动进行推送哦! 美妈们可直接通过微信扫描下面的二维码,进行添加;或点添加好友,输入“zzmamanet”查找添加。 添加关注后,别忘了截图并在本帖回复中抛出,可以获得100妈豆的奖励呢!


查看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7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8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