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数: 13 | 浏览数: 2243 |倒序浏览

Rank: 3Rank: 3Rank: 3

宝宝生日
2010-09-17 
1#
发表于 2013-9-1 14:28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大梒三岁了,今年刚送幼儿园,已经俩个星期了,并没有什么事情, 本以为一切都挺好的,可是星期五去接她的时候老师却让我留下,说是有一些问题要聊聊,心想着可能是因为孩子开学前没有家访,老师补一个, 当时没有想那么多,可是接下来的谈话却让我心情一直没有办法平静。老师说孩子在幼儿园已经俩个星期了,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孩子有几个问题:注意力不集中, 没有自我约束力,太自由散漫,还有不听管教,总的说起来,这些问题归类成一个就是孩子太过于好动,并且老师也举了列子。1,老师在上边讲东西,其他的小朋友都在听,都看着老师,只有大梒,自己不是玩手,就是看别的地方,要不就是跑后面不知道干嘛,反正就是不看老师,老师说这就叫注意力不集中。
2,老师下午带着小朋友都到操场活动,其他的小朋友都跟着老师,排队或做游戏,只有大梒,一下楼都跑了,即使叫回来,一会也还的跑,我问他跑那了,老师说去滑滑梯那了,每次去操场老师总要去追她好几次,有的时候叫还叫不回来,老师说着叫没有自我约束力,太自由散漫。
3,老师说其他小朋友如果犯错了,或是老师不让做什么事情,说一遍或是两遍都可以了,但是大梒,老师再怎么说,当时说完了挺好的, 用不了10分钟,马上又不行了,有的时候老师一件事情要和他说好几遍才可以,老师说这叫不听管教。
老师说孩子这些问题是需要及时引导纠正的,让家长回去开个家庭会议,配合老师家庭幼儿园双重下给孩子纠正,还说孩子现在这样的情况是家庭教育问题,听了老师说了这么多,我的心里一下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大梒从小就比别的孩子好动,以前我也想过很多办法想要控制,可是都不是很管用,后来听别人说好动是孩子的天性,过于控制会扼杀他的天性,很有可能会是孩子好多天赋无法发挥,还有人说好动的孩子聪明,有时候看着大梒确实比院里其他孩子强点,我也就相信了这样的说法,所以我也不敢太过于控制它了,可是今天听老师说了这么多,我迷茫了,怎么平时在家都是有点的地方到了幼儿园都成了缺点了,现在还牵扯上了家庭教育出了问题了, 搞的就跟我可失败一样,说的我心里难受的不的了,我现在已经混乱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个问题了, 现在约束孩子还来得及吗,怎么样约束她才能让孩子接受并且不会有其他不好的效果呢, 最后他们老师说大梒这个孩子还是很可爱的,吃饭睡觉都不错,这么多天,吃饭从来不让老师喂,都是自己吃,也不剩饭,都是吃的可干净,睡觉头2天需要哄哄,现在基本上都是自己睡,比别的孩子适应的都快,而且嘴可甜,会说话, 就是这一个行为不好,只要及时纠正没什么的, 老师虽然说了这些,可是我的心里还是好受不起来,你前面都把话说成那样了,我都家庭教育问题了, 你现在说这些是不是安慰我的呢, 我也相信不了了,现在真的愁啊, 请大家有经验的妈妈分享一下你们的方法,要是有同样情况的妈妈,说一下你们的处理方法,求解啊, 在线求解

转播到腾讯微博 收藏0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宝宝生日
null 
中国的教育就这点不好 扼杀孩子的兴趣 你说的孩子不感兴趣 去找刚感兴趣的就叫不听管教
不赞成这个观点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宝宝生日
 
听了楼主一说,我发现我儿子也是这样的,明年我儿子才上幼儿园,看来我得早点开始教他规矩了,我个人认为,虽然说外国一些教育方法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发展,但是按照目前中国国情,好像行不太通,不管是幼儿园还是学校,一个班好几十个孩子,就那么几个老师,安全问题都很能照顾的周全,何况是每个孩子的兴趣爱好,我听一个当小学老师的邻居说过,他说幼儿园主要就是为了学规矩,培养习惯的过程,只有这样以后上学后大人小孩才会轻松一点,想想也是啊。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宝宝生日
2009-04-29 
这么给孩子上纲上线,我觉得不是孩子有问题,是老师不懂得欣赏孩子
石榴妈妈

硕 士

Rank: 20Rank: 20

宝宝生日
2009-06-23 
大家都在强调孩子的自由和兴趣。

可是,我在这里想多说一句,不要忘了,孩子在中国。

如果大人有将孩子将来送出国并且不打算回来,那以,我个人建议,让孩子早早习惯西方教育,否则,孩子学着习惯中国的教育并不是什么坏事,必竟,将来十几年都要在国内上学生活。所以,最基本的纪律性,最基本的约束力还要是有的,否则,将来十几年的中国教育生活,对孩子来说,会更加痛苦。


Rank: 3Rank: 3Rank: 3

宝宝生日
2010-09-17 
回复 石榴妈妈@zz 的帖子

我也在考虑石榴妈妈这个问题,可是现在就想把孩子送出去有点太早了,毕竟还有十几年的时间,到时候是个啥国情咱也不知道,可是老师说的话实在让人接受不了孩子皮是事实,可是却觉得老师怎么发现不了孩子的优点呢,其他的几个老师都说孩子挺好的, 这还找的熟人呢, 咋这样呢,想不通,但是该有的规矩还是要有的,现在只能慢慢来了,好动这个情况可不是一天俩天能好的

淳淳妈

高 三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2010-05-16 
个人觉得这个不是什么大问题!
其实每个孩子特性都不是一样的!你是不是应该跟老师沟通下,自己的孩子是这样的特性,如何让老师也能接受这样的孩子呢?就比如,有的孩子就是比较适应集体性生活,但是有的孩子就是不那么适应集体生活!另外,孩子也才三岁,就开始上纲上线,那以后不是早早的就把自己的孩子归到另类了?!
建议妈妈先淡定,淡定!然后仔细冷静的想想自己孩子这样是哪方面的问题,如果是孩子天性的问题,没必要过分紧张!
虽然说是在中国,可是即使在中国,每个人的特性也不是一样的。再说,这只是幼儿园,以后你想修正还有大把的时间呢。没必要这么紧张。
淳淳妈

高 三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2010-05-16 
另外,也有可能,她还没有完全适应幼儿园的教育!就是没有接受幼儿园的种种规则!
也才入园两个星期!别那么紧张。
跟老师多沟通,让老师从内心也能够接纳这样的孩子!——毕竟,老师还是喜欢听话,乖的,不乱动的孩子,老师的工作压力也大,如果都乱动,那老师不累死了。

昆仑妈妈

高 二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10-04-21 
不管什么样的孩子,妈妈都不会放心的。

今天我家上亲子课,我第一次看到我儿子在幼儿园的表现
我表示深深的担忧:太乖了,太听话了。
老师让干嘛干嘛,上课不调皮捣蛋,乱跑乱叫。
规规矩矩。

我觉得这样也不好,我喜欢小男孩调皮点(适度)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宝宝生日
2012-07-01 
佩 发表于 2013-9-2 10:24
听了楼主一说,我发现我儿子也是这样的,明年我儿子才上幼儿园,看来我得早点开始教他规矩了,我个人认为, ...

我也是,听楼主这一说,发现和我儿子一模一样呀~~怎么办呀,要不要也开始给他教规矩了呀?

Rank: 3Rank: 3Rank: 3

宝宝生日
2010-09-17 
通过一个星期的观察,我觉得孩子还是要适当的管理,现在孩子已经有很明显的进步,可是我还是认为好动是孩子的天性, 不应该强制性压制,但是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就是这个理,但是管教也是要有合适的度的,我不会强烈要求孩子去做什么,我只会告诉他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只要能分辨对错,我想他会自己克制一些不对的行为。
但是通过老师的提醒后,也确实发现了孩子好多以前没有发现的坏习惯,而且都是一些很不好,很不正确的习惯,比如摔东西,毁坏家里的东西等,这些确实要改正,现在也在努力中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孩子好动,没有自我约束力怎么办
快速回复

每日推荐 关闭


郑州妈妈网官方微信号开通,快来扫一扫加关注啦!抛截图还有妈豆奖励哦! ...

郑州妈妈网官方微信号正式开通,现已加入微信公众平台,美妈们快来扫一扫添加关注啦,小编每天精心选择4条热点事件或妈网热门活动进行推送哦! 美妈们可直接通过微信扫描下面的二维码,进行添加;或点添加好友,输入“zzmamanet”查找添加。 添加关注后,别忘了截图并在本帖回复中抛出,可以获得100妈豆的奖励呢!


查看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7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8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